[發明專利]復雜產品變異設計中的結構移植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0897.1 | 申請日: | 2008-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66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樹有;伊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G06F17/30;G06T17/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雜 產品 變異 設計 中的 結構 移植 方法 | ||
1、一種復雜產品變異設計中的結構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根據產品變異要求對零件進行虛擬切割;
第二步,以變異設計語義和形態分布圖為檢索索引對可移植結構庫進行三維形狀相似性檢索,獲得移植結構;
第三步,提取虛擬切割面與移植結構間搭接的拓撲信息,根據兩者的拓撲匹配判別相應的替換式或橋接式搭接形式;
第四步,基于知識關聯與檢索實現不同拓撲與結構的搭接與融合重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雜產品變異設計中的結構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虛擬切割,是對零件三維幾何模型需改變的局部結構部位進行切割,根據切割需要選用平面虛擬切割、棱柱虛擬切割、棱錐虛擬切割、棱臺虛擬切割、圓柱虛擬切割、圓錐虛擬切割和圓臺虛擬切割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雜產品變異設計中的結構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植結構是指可以用來進行移植的結構體,可移植結構的三維形狀相似性檢索是指在建立可移植結構庫的基礎上,以變異設計語義和形態分布圖為檢索索引對可移植結構庫進行三維形狀相似性檢索,獲得移植結構,按照相似度從大到小排序,供設計者有選擇地進行結構移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雜產品變異設計中的結構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結構移植的自適應拓撲搭接方法,包括復雜產品結構移植的替換式搭接方法與復雜產品結構移植的橋接式搭接方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復雜產品變異設計中的結構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雜產品結構移植的替換式搭接方法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對零件中需替換的局部結構進行虛擬切割,提供給用戶設計的操作有平面虛擬切割、棱柱虛擬切割、棱錐虛擬切割、棱臺虛擬切割、圓柱虛擬切割、圓錐虛擬切割和圓臺虛擬切割;
第二步,零件虛擬切割面與移植結構搭接面拓撲間存在一致時,進入下一步,否則采用橋搭式搭接方法進行搭接;
第三步,對搭接面進行幾何大小的匹配,若匹配則直接進行搭接;
第四步,搭接面間幾何不匹配,以零件結構為基準提取對應的縮放因子,對移植結構進行整體或局部縮放,完成替換式搭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復雜產品變異設計中的結構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雜產品結構移植的橋接式搭接方法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判別需用橋搭式搭接方法進行搭接時,提取虛擬切割面與移植結構的拓撲信息;
第二步,建立相應的移植結構搭接知識與搭接形式;
第三步,根據虛擬切割面與移植結構的拓撲按搭接知識選擇相應的搭接形式,形成搭接體;
第四步,采用兩層分別進行搭接,第一層為搭接體與移植結構搭接,第二層為帶搭接體的移植結構與零件切割面進行搭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雜產品變異設計中的結構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知識關聯與檢索的搭接與融合重用方法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移植結構的檢索包括變異設計語義和三維形狀相似性檢索,三維形狀相似性檢索是通過構造三維模型形態分布圖作為檢索索引來進行;
第二步,從統一的復雜產品可移植結構庫中檢索出三維形狀相似結構,按照相似度從大到小排序,供設計者有選擇地進行結構移植;
第三步,由于變異設計的結構移植過程具有時序性,被記錄的變異設計的結構移植過程事件可形成一個有序序列。在此有序序列中,抽取施動者或受動者,可用新的對象來操作,而不改變結構移植具體過程。通過重新運算便得到新的設計結果,實現變異設計中移植結構的過程重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089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