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置式帶有氣囊拋光頭的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9570.2 | 申請日: | 200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4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憲;計時鳴;王揚渝;趙章風;鐘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0 | 分類號: | B24B29/00;B24B2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置 帶有 氣囊 拋光 手持 電動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
背景技術
近年來,模具制造業的發展日趨迅猛,涉及面日益廣泛。諸如汽車、航空、船舶、玩具、電子產品、民用家電等,幾乎無所不及。模具制造完成后,其存在著一定的誤差,且模具要求表面光滑,所以需要通過后期的拋光來達到這一要求。現在的模具并不全都是大型的,因此并不全需要通過大型的拋光機進行拋光,一些小的模具可以通過小型的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來進行拋光,且大型模具的某些曲面往往很難在大型拋光機上完成拋光,這就需要用到小型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現有的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存在的缺點有:加工區域較大、吻合特性差、材料去除率不高、拋光區不穩定。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已有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的加工區域較大、吻合特性差、材料去除率不高、拋光區不穩定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加工區域小、吻合特性好、材料去除率高、拋光區穩定的內置式帶有氣囊拋光頭的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置式帶有氣囊拋光頭的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包括外殼和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安裝在外殼內,所述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還包括帶有氣囊的拋光頭、氣體傳送軸和微型氣泵,所述微型氣泵安裝在外殼內,所述帶有氣囊的拋光頭包括拋光頭骨架和氣囊外罩,所述氣囊外罩密封安裝在拋光頭骨架的一端,所述拋光頭骨架呈中空結構;所述氣體傳送軸呈半空心軸,所述氣體傳送軸的空心端與拋光頭骨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氣體傳送軸的實心端與減速機構連接,所述減速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和氣體傳送軸均安裝在一對滾動軸承上,所述氣體傳送軸上開有軸孔,所述軸孔與氣體傳送軸的空心端連通;
所述氣體傳送軸外套裝氣體導通套,所述氣體導通套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微型氣泵的出氣口連通,所述氣體導通套與氣體傳送軸之間的兩側設有兩個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與氣體導通套固定連接,所述密封件與氣體傳送軸間隙配合,所述兩個密封件之間為氣腔,所述通孔與所述氣腔連通,所述氣腔與氣體傳送軸的軸孔連通。
作為優選的再一種方案:針對密封件很薄的情況,氣腔很小,可能會引起充氣不連貫,則可在氣體傳送軸上,開有軸孔的一圈設有軸肩,所述軸肩與所述氣腔連通。所述密封件為自潤滑軸承。
作為優選的再一種方案:所述的氣體傳送軸的端部呈錐形,所述拋光頭骨架的另一端呈與所述錐形配合的倒錐形。
進一步,所述微型氣泵的出氣口伸入所述通孔內,所述微型氣泵的出氣口與通孔連接處設有密封圈。
更進一步,所述的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還包括用于將交流轉變成直流的第一整流電路,所述第一整流電路安裝在外殼內,所述第一整流電路連接微型氣泵。
作為優選的一種方案:所述減速機構包括安裝在驅動電機輸出軸上的小齒輪和安裝在氣體傳送軸上的大齒輪,所述大齒輪與小齒輪嚙合。
進一步,所述大齒輪、小齒輪均為斜齒輪。
所述的小齒輪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呈一體,所述小齒輪位于驅動電機輸出軸的端部。
所述驅動電機為直流電機,所述的直流電機連接用于調整電機轉速的調速開關,所述直流電機連接第二整流電路,所述第二整流電路安裝在外殼內。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為:氣囊式拋光采用半球形柔性氣囊作為拋光頭,其特殊的結構有別于其它傳統拋光方法。柔性氣囊在拋光過程中,加工區域小、吻合特性好、材料去除率高、拋光區穩定、紋理細膩,是一種實用、經濟拋光技術。氣囊式拋光方法適合平面,球面、非球面、甚至任意曲面的拋光和修整。氣囊式拋光頭是柔性的,使拋光頭和工件表面在加工區域內發生緊密吻合。
交流電機通電旋轉,通過一對斜齒輪將扭矩傳遞到氣體傳送軸,從而實現拋光頭(氣囊)的軸向轉動;微型氣泵的運行產生壓縮空氣并通過氣體導通套和氣體傳送軸進入氣囊,拋光頭與模具表面接觸,通過軸向轉動,實現模具的表面加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1)、加工區域小、吻合特性好、材料去除率高、拋光區穩定;2)、應用范圍廣,該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可以用于各種模具的表面拋光。由于其結構小巧,還可以在一些大型拋光機無法加工的場合使用;3)、可以進行多角度的拋光,有助于增加對一些弧形表面的模具型腔的加工能力;4)、對模具進行拋光,只需要一名操作員,加工成本低,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內置式帶有氣囊拋光頭的手持式電動拋光工具的示意圖。
圖2是氣體傳送軸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95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