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具有防止鋸片鎖卡功能的成對鋸片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59368.X | 申請日: | 200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451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郭一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一文 | 
| 主分類號: | B23D61/02 | 分類號: | B23D61/02;B27B5/00;B28D1/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孝敬 | 
| 地址: | 310013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防止 鋸片鎖卡 功能 成對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成對鋸片,用于切割堅硬物體,例如切割塑料,木材,金屬,或石材等。所述的第一鋸片適宜在第一方向上環(huán)繞一條旋轉軸線旋轉,而第二鋸片適宜在與所說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環(huán)繞同一條旋轉軸線旋轉。其中每一鋸片各有一個鋸片體和設在鋸片體周邊上的切割元件,并且兩個鋸片在放置時適宜互相平行地靠近。
背景技術
為了使所述的兩個鋸片能夠有效合作,須在兩個鋸片體之間須有空隙存在。但是也由于該空隙的存在,使切削后的塵埃和碎片很容易進入該空隙,造成兩鋸片連動或者卡死,損壞電機,嚴重時甚至會引起飛片傷人事件。
為解決這一問題,一種改進型的成對鋸片如圖1所示,包括繞軸線旋轉的外鋸片1和繞相同軸線反向旋轉的內鋸片7,并且所述兩個鋸片1,7在旋轉時互相平行地靠近。所述的內鋸片7具有一個鋸片體9和設在鋸片體周邊上的切割元件8,所述外鋸片1具有一個鋸片體4和設在鋸片體周邊上的切割元件2。通過精密的裝配合成把鋸片體做成鍋形,靠鋸片自身的彈力保持一個鋸片的切割元件和一個附著在另一個鋸片上的中間間隔體3緊密接觸。這種結構的成對鋸片,雖然理論上能防止切削后的塵埃和碎片進入兩鋸片間的空隙,但是由于加工和裝配的難度較大,對材料的要求極高而無法真正在實際應用中實現。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加工精度不夠或者間隔體被磨損后,兩切割元件之間會產生碰齒現象而使切割無法正常進行,進而也會產生安全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是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具有防止鋸片鎖卡功能的成對鋸片。
解決上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防止鋸片鎖卡功能的成對鋸片,包括繞軸線旋轉的第一鋸片和繞相同軸線反向旋轉的第二鋸片,每一鋸片各有一個鋸片體和設在鋸片體周邊上的切割元件,所述的切割元件具有外沿的主切割面或線,并且兩個鋸片在旋轉時互相平行地靠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鋸片的切割元件向內的一側面上具有至少一個與另一個鋸片的切割元件和/或鋸片體相對配合的輔助切割面或線。
本發(fā)明的成對鋸片,由于鋸片上具有輔助切割面或線,使得落入兩鋸片間空隙內的切削碎片在輔助切割面或線上被進一步切割,最終形成極細的粉塵,并在離心力作用下迅速甩出,從根本上避免了切削碎片進入鋸片間隙而造成兩鋸片被鎖死的現象產生,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并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根據本發(fā)明,所述的輔助切割面或線可以通過轉角的形式產生。所述的轉角可以為圓角或尖角。所述的輔助切割面或線在徑向剖視圖中呈直線或圓弧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的具有防止鋸片鎖卡功能的成對鋸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成對鋸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實施方式的外鋸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B向的放大剖視圖。
圖5是圖3中C-C向的放大剖視圖。
圖6是圖2實施方式的內鋸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中D-D向的放大剖視圖。
圖8是圖6中E-E向的放大剖視圖。
圖9是本發(fā)明的切割面與前一相鄰表面間采用圓角光滑過渡的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的內鋸片的切割面與外鋸片切割元件的底面相對配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fā)明的內鋸片切割元件與外鋸片切割元件和部分鋸片體相對配置形成輔助切割面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fā)明內外鋸片切割元件的內側表面呈兩層階梯狀的相對配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fā)明內鋸片切割元件的內側表面與外鋸片的鋸片體內側表面間呈兩層階梯狀的相對配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本發(fā)明切割面為圓臺面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本發(fā)明內鋸片切割元件的徑向截面呈“Γ”形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本發(fā)明的內鋸片切割元件與外鋸片的切割元件相對表面之間通過凹框----凸棱相對配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是本發(fā)明的內鋸片切割元件與外鋸片的切割元件相對表面之間通過凹弧----凸弧相對配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8是本發(fā)明的內鋸片切割元件與外鋸片的切割元件相對表面之間通過鋸齒----鋸齒相對配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9是本發(fā)明的內鋸片切割元件與外鋸片的切割元件相對表面之間通過波紋----波紋相對配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0是本發(fā)明內外鋸片主切割面具有落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一文,未經郭一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93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