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59243.7 | 申請日: | 2008-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5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孟祥河;潘秋月;邵平;孫培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J9/00 | 分類號: | C07J9/00;C07J7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美娟;袁木棋 |
| 地址: | 310014***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甾醇酯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為:將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加熱至120~180℃溫度,溶解,加入催化劑,控制溫度在120~180℃進行酯化反應5~12小時,反應液分離純化得植物甾醇酯;所述的脂肪酸和植物甾醇物質的量比為1~5∶1;所述的催化劑為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鑭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催化劑用量為植物甾醇與脂肪酸總質量的0.2~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甾醇為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酸為己酸、辛酸、月桂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或硬脂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酸為以大豆油制得的混合脂肪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劑為氧化鈣、氧化鎂及氧化鑭的混合物,所述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鑭的質量比為3∶2∶5。
6.如權利要求1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酸與植物甾醇物質的量比為1.3~1.5∶1。
7.如權利要求1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溫度在160~170℃進行酯化反應6~8小時。
8.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離純化為:反應液熱過濾后,去濾渣,濾液用分子蒸餾設備回收游離脂肪酸,重相用活性炭脫色,過濾,收集濾液即得植物甾醇酯。
9.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離純化按如下步驟進行:a、在反應液中添加體積為反應液0.3~1.0倍的質量濃度為3%的NaHCO3溶液,搖勻;b、添加步驟a所得溶液等體積的正己烷溶液,混勻,靜置分層,棄水層,取油層;c、對b步驟所得油層加入0.5倍油相體積2%的NaCl溶液洗滌,取油相;d、對c步驟所得油相重復a~c操作得純化的油相,最終添加純化的油相1%(g/ml)的活性炭,在40~50℃條件下,充分攪拌,過濾,濾液真空脫正己烷,得到植物甾醇酯產品。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植物甾醇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豆油制得的脂肪酸按如下方法制得:取質量比為100∶30~100∶0.1~0.5的大豆油、蒸餾水、抗氧化劑,通入氮氣,徹底排除氧氣,密封條件下加熱至120~195℃,再通氮氣至壓力為0.3~5?MPa,保溫、水解2~4小時得水解液,降溫、減壓,取水解液離心,棄水相,油相用分子篩干燥,得到所述以大豆油制得的混合脂肪酸;所述抗氧化劑為TBHQ、TBHA或蓓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924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柴油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盆狀模殼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