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既有生土建筑土墻體鋼絲網加固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8826.8 | 申請日: | 2008-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9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東;陸琨;白羽;陶忠;潘文;周立超;黃金勝;譚冠平;潘興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4 | 分類號: | E04G23/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賽曉剛 |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既有 生土 建筑 土墻 鋼絲網 加固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既有生土建筑土墻體鋼絲網加固技術,屬于土木工程的生 土建筑加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大中型城市抵御地震 震害的能力有所提升,但廣大西部農村地區由于貧困,房屋為生土建筑的依然 大量存在,這部分房屋的抗震能力十分低下,而短期內無法用現代建筑取代, 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進行加固改造,因此,對我國農村既有生土建筑土墻體加 固技術的需求顯得非常的迫切,而這方面的研究幾為空白,與此同時全國農村 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已全面啟動,可見這方面的需求是迫在眉睫且有重大意 義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廣大西部農村地區由于貧困,生土結構建筑在一段時間內 還將廣泛存在,該類房屋墻體的抗剪能力較低,抗震性能差,特別是長時間暴 露在陽光或雨水當中,其隱患可想而知。為降低農村地區現役生土結構房屋的 震害損失,針對生土墻的特性和村鎮的經濟能力提出了實用的加固方法,以提 高此類現存建筑的抗震性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工藝流程如下:
(1)在既有墻體上布設對穿鋼筋;
(2)將墻體表面的浮土顆粒用刷子刷干凈,然后在土墻表面用素水泥漿 做一厚度2mm的面層并干燥;
(3)所用鋼絲網為鍍鋅電焊式,鋼絲直徑為1mm,網格尺寸為12mm×12mm, 用鐵釘將鋼絲網錨固在墻體表面內外兩側,
(4)將兩根斜向鋼筋與墻體對穿鋼筋綁扎牢固,為使鋼筋貼服在墻面上, 采用鐵釘將斜向鋼筋錨固于墻體上,然后在墻面上抹一層20mm的水泥砂漿,
(5)干燥半小時左右,用素水泥砂漿將其表面找平。
本發明先對需要加固的土墻兩側表面用素水泥漿做面層,待其干燥后,布 置鋼絲網片,并通過墻體對穿鋼筋與斜向鋼筋固定,最后抹水泥砂漿面層找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鋼絲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技術具有在不增加結 構自重或增加極小和不改變原來構件尺寸等優點,以及造價低、施工工藝簡單、 施工便捷,改善土墻體外觀和防水性能。加固后墻體的極限抗剪承載力、極限 位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既有生土建筑土墻體鋼絲網加固技術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既有生土建筑土墻體鋼絲網加固技術,其工藝流程如下:
(1)在既有墻體上布設對穿鋼筋;
(2)將墻體表面的浮土顆粒用刷子刷干凈,然后在土墻表面用素水泥漿做一厚 度約2mm的面層并干燥;
(3)所用鋼絲網為鍍鋅電焊式,鋼絲直徑為1mm,網格尺寸為12mm×12mm, 用鐵釘將鋼絲網錨固在墻體表面兩側;
(4)將兩根斜向鋼筋與對穿鋼筋綁扎牢固,為使鋼筋貼服在墻面上,采用鐵釘 將鋼筋錨固于墻體上,然后在墻面上抹一層約20mm的水泥砂漿;
(5)干燥半小時左右,用素水泥砂漿將其表面找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88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