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鋅電積用新型節能惰性陽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58823.4 | 申請日: | 200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3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14 |
| 發明(設計)人: | 郭忠誠;郭忠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恒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C7/02 | 分類號: | C25C7/02;C25C1/1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左 |
| 地址: | 650106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鋅電積用 新型 節能 惰性 陽極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表面處理領域使用的復合材料,具體是一種鋅電積用惰性陽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濕法提取鋅、銅、鎳、鈷、錳、鉻等金屬過程中,陽極材料目前仍使用鉛及鉛合金,其缺點是:槽電壓高(3.4~3.8V),電流效率低(75~88%),電積過程能耗高(3400~4200度/噸鋅),陽極使用壽命短(0.5~1年),陽極鉛易溶解而進入陰極產品中,導致陰極產品質量下降。為了降低鋅、銅、鎳、鈷、錳、鉻等電積的電耗及防止陽極鉛對陰極產品的污染,國內外對上述金屬電積過程用不溶性陽極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開發。綜合國內外目前的研究和使用情況,主要有以下四類:
1、改進的鉛-銀二元、多元合金陽極:主要包括鉛-銀(Pb-Ag),鉛-砷(Pb-As),鉛-鈣(Pb-Ca),鉛-汞(Pb-Hg),鉛-鉻(Pb-Cd),鉛-鈦(Pb-Ti)、鉛-鈣-鋇(Pb-Ca-Ba)、鉛-銀-鈣(Pb-Ag-Ca)、鉛-銀-鍶(Pb-Ag-Sr)、鉛-鈣-錫(Pb-Ca-Sn)及鉛-銀-鈣-錫(Pb-Ag-Ca-Sn)等,但仍存在使用壽命短,能耗高和易污染陰極產物等缺點。
2、鈦基表面涂/鍍尺寸穩定陽極:此類陽極是以鈦Ti為基,表面涂覆貴金屬或其氧化物,但是這種陽極存在以下不足:(1)采用鈦基體,電極成本高;(2)由于電解生產中貴金屬涂層溶解和基體鈦的鈍化,導致電極的壽命短;(3)在電積溶液中,雜質離子,如錳,氧化后以氧化物態在陽極的沉積降低了涂覆貴金屬層的作用。
3、鈦基氧化物陽極:此類陽極以金屬鈦(Ti)為基體,采用電沉積的方法在鈦(Ti)基表面首先沉積二氧化鉛(PbO2),再在二氧化鉛表面沉積10微米(μm)厚的二氧化錳(MnO2),形成鈦-二氧化鉛-二氧化錳(Ti/PbO2/MnO2)電極。該電極與鉛-銀陽極相比,氧的過電位降低了0.344伏,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但是該電極在鋅電積溶液中的使用壽命只有170-200天(在500安/平方米的電流密度下),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而且此類陽極以鈦為基體材料,成本高限制了應用。
4、鋁基或不銹鋼基來制取復合電極材料:此類復合電極材料以鋁或不銹鋼為基體,采用:除油→浸鋅(Zn)→鍍鉛(Pb)→電化學氧化→脈沖電沉積二氧化錳(MnO2)的工藝來制取。使用該復合電極材料在電積金屬時,陽極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膜層,使陽極處于非溶狀態,能提高陰極產品的質量,降低槽電壓。但這種陽極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不足:生產流程過長,生產能耗高。浸鋅、鍍鉛、漂洗等工藝,會產生大量的廢液,環境污染較為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鋅電積用惰性陽極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可代替原有工藝使用的鉛及鉛基合金陽極,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減少陽極鉛溶解對陰極產品的污染,提高陰極產品的質量。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鋅電積用惰性陽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極板的基體材料是鋁質,電接觸部分與導電橫梁復合成一體,采用多脈沖電沉積的方法在鋁基體上制備,鋁質基體經除油處理后浸鋅,其特征在于有如下工藝流程:
電沉積堿性鉛-錫合金、電沉積:鉛-二氧化鉛-二硼化鈦-二氧化鈰-聚苯胺復合鍍層]Pb-PbO2-TiB2-CeO2-PANI,最后在鋁質基體上得到[鉛-二氧化鉛-二硼化鈦-二氧化鈰-聚苯胺復合鍍層]Pb-PbO2-TiB2-CeO2-PANI節能惰性陽極材料,
所述電沉積堿性鉛-錫合金的工藝條件:氧化鉛(PbO)90~150g/L;氫氧化鈉(NaOH)10~40g/L;酒石酸鉀鈉(C6H4O4NaK)90~150g/L;錫酸鈉(Na2SnO3)2~40g/L;溫度20~60℃;陰極電流密度0.5~4A/dm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恒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明理工恒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88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布式系統中事務的提交
- 下一篇:發光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