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鹵代吖啶酮類化合物熒光探針及其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8631.3 | 申請日: | 200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2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嚴勝驕;黃超;林軍;李艷梅;顏妤蕓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19/06 | 分類號: | C07D21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1***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鹵代吖啶 酮類 化合物 熒光 探針 及其 應用 | ||
1、一系列多鹵代吖啶酮類化合物,結構如式(I)應用于pH熒光探針。
式(I)中,X1,X2,Y=氟、氯;R=烷基、芳基;R’=烷基、芳基。
2、應用于pH熒光探針的多鹵代吖啶酮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結構通式為:
其代表化合物如下:
(I-A)當X1為Cl,X2為Cl時,Y為Cl,R為H,R’為H;
(I-B)當X1為Cl,X2為Cl時,Y為Cl,R為H,R’為Cl;
(I-C)當X1為Cl,X2為Cl時,Y為Cl,R為H,R’為CH3;
(I-D)當X1為F,X2為F時,Y為Cl,R為H,R’為H;
(I-E)當X1為F,X2為F時,Y為Cl,R為H,R’為Cl;
(I-F)當X1為F,X2為F時,Y為Cl,R為H,R’為CH3;
(I-G)當X1為F,X2為F時,Y為F,R為H,R’為H;
(I-H)當X1為F,X2為F時,Y為F,R為H,R’為Cl;
(I-I)當X1為F,X2為F時,Y為F,R為H,R’為CH3;
(I-J)當X1為Cl,X2為Cl時,Y為Cl,R為Me,R’為H;
(I-K)當X1為Cl,X2為Cl時,Y為Cl,R為Et,R’為H;
(I-L)當X1為Cl,X2為Cl時,Y為Cl,R為Me,R’為Cl;
(I-M)當X1為Cl,X2為Cl時,Y為Cl,R為Et,R’為Cl;
(I-N)當X1為F,X2為F時,Y為Cl,R為Me,R’為H;
(I-O)當X1為F,X2為F時,Y為Cl,R為Et,R’為H;
(I-P)當X1為F,X2為F時,Y為Cl,R為Me,R’為Cl;
(I-Q)當X1為F,X2為F時,Y為Cl,R為Et,R’為Cl;
(I-R)當X1為F,X2為F時,Y為F,R為Me,R’為H;
(I-S)當X1為F,X2為F時,Y為F,R為n-Bu,R’為Cl。
3、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應用于pH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用式 (I)結構的多鹵代吖啶酮類化合物在不同緩沖溶液中進行氫離子選擇性識別 即進行氫離子濃度探測。
4、根椐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對(I)式化合物在 0.1<pH<15之間進行熒光檢測,并根據熒光強度的改變與氫離子濃度的關系進行 相關得到pH-熒光強度圖。
5、根椐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進行量子產率的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大學,未經云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863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