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8111.2 | 申請日: | 2008-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0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勝民;趙曉軍;何明奕;彭增華;譚蓉;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24/00 | 分類號: | C23C24/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賽曉剛 |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五華***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機械 工藝 | ||
1.一種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包括前處理、建立鋅-錫層、鋅-鎳復合鍍層增厚、鍍層強化過程,其特征是:以金屬鋅粉和含鎳添加劑為主要成層原料,采用機械鍍方法在鋼鐵制品表面上形成鋅-鎳復合鍍層;
首先對工件進行鍍前處理,除去零件表面油污、氧化皮等污物后,將工件裝入機械鍍設備的鍍筒中,并在筒內裝入工件質量1~2.5倍的玻璃珠沖擊介質和適量的水,同時加入無機酸調整鍍液的pH值至1~4;
隨后建立鋅-錫層,在轉動的鍍筒中加入鋅粉、亞錫鹽,在鋼鐵基體表面上形成一層1~2微米的Zn-Sn復合層;其后進行鋅-鎳復合鍍層增厚,保持鍍筒轉動和酸性鍍液pH值為1~4,再根據鍍層成分和厚度的需要加入鋅粉,并加入含鎳添加劑,轉動鍍筒,使工件表面在玻璃珠沖擊介質的碰撞作用下形成所需厚度的鋅-鎳復合鍍層;
鍍層加料、增厚完畢后,在鍍筒中加入清水至浸沒工件和沖擊介質,鍍筒轉動10~15分鐘,然后將鍍件、沖擊介質和鍍液傾倒出鍍筒,分離、清洗后工件表面鍍覆上一層鋅-鎳復合鍍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前處理:施鍍前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鐵銹、氧化皮污物。
(2)建立鋅-錫基層:將前處理完畢的工件、玻璃珠、水、無機酸(硫酸、磷酸或鹽酸)加入到機械鍍鋅設備的鍍桶中,調整pH值1~4左右,向轉動的鍍桶中加入鋅粉、亞錫鹽,3~5分鐘后在工件表面形成鋅-錫復合層。
(3)鋅-鎳復合層增厚:保持一定范圍的鍍桶轉速和鍍桶內合適的pH環境,據鍍層成分和厚度需要向鍍桶中依次加入鋅粉、含鎳添加劑;鍍桶轉動5~8分鐘后,再次反復向鍍桶中加入鋅粉、含鎳添加劑,直到達到所要求的厚度為止。
(4)強化、卸料:鋅-鎳復合層增厚完畢后,在鍍筒中加入清水至浸沒工件和玻璃珠,鍍筒轉動10~15分鐘,然后將工件、玻璃珠和鍍液傾倒出鍍筒,分離、清洗后工件表面獲得一層鋅-鎳復合鍍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的含鎳添加劑為液態加入,含鎳添加劑由硫酸鎳、氯化鎳、氯化銨、硫酸銨、硫酸亞鐵、氯化銨、硫酸氫鈉、硫酸氫鉀、OP乳化劑及水組成,含鎳添加劑中水占總質量的40%~45%,鎳鹽占總質量的40%~4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其特征是所用鋅粉粒徑為325目~1500目,鋅粉用量為10微米厚鍍層每平方米鍍覆面積需粉70~75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其特征是所用玻璃珠為粒徑0.1~5mm,可單一粒徑使用,也可混合粒徑使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其特征是鍍桶內施鍍環境溫度為20~60℃。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其特征是錫鹽的加入量為預鍍工件總表面積(單位平方米)的5~10倍(單位克)。
8.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其特征是含鎳添加劑的加入量為所需鋅粉質量的20%,~40%。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鋅-鎳復合機械鍍工藝,其特征是鍍層厚度每增加10微米,需要時間5~8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811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