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作贗復體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7897.6 | 申請日: | 2008-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414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峰;劉燦;姜謙;武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吉馬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50 | 分類號: | A61F2/50;G06T17/00;B29D31/00;B29C5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小燦 |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區上***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作 贗復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顱頜面缺損后的修復技術,所述修復是指選擇利用贗復體來修復。本發明特別涉及一種制作贗復體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腫瘤切除或創傷等原因造成的顱頜面部缺損是很常見的,有時應用外科手術方法利用自體組織修復重建這類缺損難以獲得理想的效果,甚至無法進行,此時,可以選擇利用贗復體來修復。
顱頜面部的先天性缺損、外傷、惡性腫瘤術后畸形,存在于代表個人特征的面部,完全破壞了其審美觀及其功能。不論缺損大小,功能。美觀的缺陷都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精神負擔,其痛苦和絕望感是健康者難以想象的。
近年來,外科技術,尤其是顯微外科取得了顯著進步,對這些組織缺損患者的美學重建方法,有各種皮瓣轉移的重建術,但恢復顏面這樣復雜的結構仍很困難,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修復效果有時不能令人滿意。使用人工材料制作的各種贗復體也一直是臨床上常用的修復手段,曾經有許多種材料被用于制作贗復體,如金屬、合金、陶瓷、蠟、樹脂和橡膠等,20世紀60年代,硅材料用于贗復體制作,此后,其他材料的使用就減少了,對于材料研究的進展,使贗復體在制作工藝及色彩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使贗復體在美觀和功能的恢復上都令人比較滿意。
與外科重建修復相比,贗復體修復基本上不需要其他組織供區,修復完成后有時比外科修復更協調,贗復體具有以下優點:
一、沒有新的外科損傷,贗復體修復缺損很少需要在患者身上的組織供區。
二、當自體組織移植重建修復失敗后可以利用贗復體進行補救。
三、能夠恢復復雜的形態,能進行色彩調整,與自體組織移植重建修復相比,贗復體在形態和顏色上更相似和逼真。
四、適合于耳廓、鼻、眼、等器官缺損或缺失,修復效果好。
五、可以重新制作,無論何種原因,贗復體被認為不滿意時,可以做一個新的來克服不足之處。
傳統贗復體的制作流程,如圖2所示:
一、用專用印模材料取得頜面部形態模型,常規注入無水石膏,制作工作模型。
二、蠟模完成后,進行包埋鑄造,調整,確認完全適合頜面基臺(即安裝贗復體所用的裝置)。
三、加熱完全去除蠟質,將醫用硅膠調整至患者的基本膚色,在石膏表面添入硅膠。
四、約45分鐘加熱聚合,在涼水中完全冷卻后取出修復體,用剪刀修復修復體銳利的邊緣,確認其邊緣與皮膚相適應,在透明的硅膠表面薄薄地著色。
五、對硅膠修復體做清理、后制作等后處理。
六、硅膠贗復體成型。
傳統的贗復體制造方法人為影響因素比較多,要求醫生有豐富的經驗,制作過程中需反復地進行修改確認,而且贗復體的精度差,表面粗糙。
本發明人認為,利用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CAD/CAM)和快速成型技術來制作贗復體,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形成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可以預見,該方法利用了CT等醫學圖像技術、三維圖像處理技術和快速成型技術,可以非常準確地得到患者顱頜面部數據,依據這些數據可以設計出與患者所缺損部位貼合得很完美,形狀更逼近患者原來外貌的贗復體,大大地彌補了傳統贗復體制作精度差,表面粗糙等遺憾。而且明顯地減輕了醫生的工作量,同時也避免了取印模時給患者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種制作贗復體的方法,采用該方法,可以非常準確地得到患者顱頜面的面部數據,依據這些數據可以設計出與患者所缺損部位貼合得很完美,形狀更逼近患者原來外貌的贗復體。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為,利用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CAD/CAM)和快速成型技術來制作贗復體。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制作贗復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一、利用CT醫學技術或圖像技術獲取患者顱頜面的面部圖像數據;
二、對面部圖像數據進行三維模型重建,獲得患者的三維顱頜面的面部模型,并轉換格式生成三維軟件可讀取的文件格式,三維模型重建是利用患者顱頜面的面部數據將患者頭部在計算機上立體再現的過程;
三、以患者的三維顱頜面的面部模型為依據,利用三維軟件來獲取患者顱頜面所缺損部位的修復體三維模型;
四、把修復體三維模型按照一定厚度進行分層切片,得到各個截面二維輪廓的切片數據;
五、將切片數據傳送到快速成型機中,快速成型機中的掃描器在計算機信息的控制下逐層進行掃描燒結,制作出樹脂模型或蠟模;
六、利用樹脂模型或蠟模翻制出硅膠模具;
七、往硅膠模具的模腔中澆注硅膠;
八、脫模后得到贗復體。
所述三維軟件采用Imagewar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吉馬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吉馬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78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彈性分組環上節點帶寬公平分配的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灘涂耕作船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