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下行同步系統中同步序列攜帶系統信息方法及其接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56608.0 | 申請日: | 200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2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揚;夏樹強;梁春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26 | 分類號: | H04B7/26;H04Q7/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黎延;張瑾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行 同步 系統 序列 攜帶 信息 方法 及其 接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系統中的信息傳送技術,特別是指一種下行同步系統中同步序列攜帶系統信息方法及其接收方法。
背景技術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通常存在使用多組特殊序列來攜帶一個信息集合的需求,例如:在移動通信系統下行鏈路的同步系統中,使用同步序列來攜帶小區組標識(ID)信息及幀定時信息的情況。
一般來說,移動通信系統中的下行同步系統主要用于執行小區搜索功能,其目的是為了取得定時以及其他相關的系統信息。下行同步系統中使用的同步信道通常劃分為兩部分:主同步信道(PSCH,Primary?Synchronization?Channel)和輔同步信道(SSCH,Secondary?Synchronization?Channel),其中,輔同步信道由兩條長度為N的二進制序列在頻域級聯而成,承載著小區組ID信息及幀定時信息。這里,幀定時信息是指SSCH序列在哪個子幀發送,一般會在一個無線幀的第一和第六個子幀發送兩次SSCH序列,如圖1所示。
圖1所示為一個10ms的無線幀,包含有10個1ms的子幀,在第一個子幀和第六個子幀中,黑色點填充的區域表示輔同步信道,斜線填充的區域表示主同步信道,可以看出,在第一和第六個子幀的輔同步信道上兩次發送的序列號組合分別為(S1(t),S2(t)),(S2(t),S1(t))。其中,S1(t)和S2(t)分別代表輔同步信道序列的序號,與輔同步序列序號SSC1和SSC2一一對應,t為小區組標識。
現有技術中,假設SSCH序列需要攜帶的小區組ID信息共有X個,幀定時信息共有Y個,則需要在兩條N長度的SSCH序列的所有組合中選出X×Y條來攜帶這些信息。具體攜帶通常通過映射方式,映射的方法可以是用小區組標識t除以一個設定值,得到的商作為S1(t),對設定值取模得到的值作為S2(t)。但這樣處理,不僅實現起來比較復雜,而且很容易使多個小區的信息映射到相同的輔同步信道序列上,產生信息碰撞,影響信息的傳送。
那么,如何將小區組ID信息及幀定時信息通過簡單易行的方式由SSCH序列攜帶,并使接收端用戶設備(UE)方便檢測、恢復和提取,同時,減少攜帶信息的碰撞,是個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下行同步系統中同步序列攜帶系統信息的方法,能最大限定的減少信息碰撞,實現簡單、方便。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下行同步系統中接收同步序列所攜帶系統信息的方法,使接收端能夠方便地檢測、接收小區組ID信息和提取幀定時信息。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下行同步系統中同步序列攜帶系統信息方法,該方法包括:
A1、確定當前要發送的輔同步信道序列的序號組;
B1、根據小區組標識t的取值范圍設置分段函數,并將小區組標識信息映射到所使用的輔同步序列序號S1(t)、S2(t)上;
C1、發送每幀數據時,在當前幀的第一個子幀、第六個子幀中分別發送序號為(S1(t),S2(t))、(S2(t),S1(t))的輔同步序列。
其中,步驟A1中所述確定為:根據當前要發送的幀定時信息來確定。
其中,所述分段滿足以下原則:不同小區標識組映射到相同的輔同步序列最少。
其中,所述分段函數包括七段,所述分段函數具體為:
如果0≤t≤29,則n=1,S1(t)=t,S2(t)=S1(t)+n;
如果30≤t≤58,則n=2,S1(t)=t-30,S2(t)=S1(t)+n;
如果59≤t≤86,則n=3,S1(t)=t-59,S2(t)=S1(t)+n;
如果87≤t≤113,則n=4,S1(t)=t-87,S2(t)=S1(t)+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66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