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感知光網絡中的光波波長資源調度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6520.9 | 申請日: | 2008-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2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宏祥;王剛;紀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Q11/00 | 分類號: | H04Q11/00;H04L12/56;H04L12/28;H04J14/02;H04B1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合匯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計小玲 |
| 地址: | 10087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知 網絡 中的 光波 波長 資源 調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通信網絡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感知光網絡中基于業務類別區分的光波波長資源調度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信息化的步伐越來越快,網絡應用迅速普及,對網絡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首先是大量的業務需要網絡去傳送,這就要求網絡具有巨大的承載量。其次,這些信息業務需要快速地從源端傳輸到目的端,這就要求網絡具有很高的傳輸速率。再次,人們對網絡的需求多種多樣,希望網絡能夠具有相當的智能化,可以充分滿足業務的各種不同需求。
對于前兩種需求,光通信網絡可以充分滿足。基于光纖傳輸技術的快速進步與發展,特別是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的廣泛采用,使得單光纖傳送的速率迅速提升到吉比特量級,同時光纖巨大的帶寬資源也使得光通信網絡具有了高速率、大容量的優勢,充分適應了當前對網絡傳輸速率、傳輸容量的需求,成為傳送網與城域網的最佳選擇。同時,光網絡也在向接入網領域滲透,一個全光的網絡正在逐漸形成。然而,對于網絡智能化的要求,光網絡還遠未達到人們的要求。眾所周知,光信號的傳輸與控制不像電信號那樣容易得到控制與處理,雖然電子通信網絡的智能化程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當時光通信網絡的智能化還處于初級階段。因而,光網絡的智能化亟待解決,代表了光通信網絡發展的方向。
這里所提到的智能光網絡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包括光網絡對自身的網絡狀態可以自主地調整、對接入業務可以主動進行識別、可以通過調整網絡參數來適應各種不同的業務需求等很多個方面。對于這樣一個宏大的目標來說,其實現也是分步驟來進行的。目前,對于光交換方面的智能研究已經有了一些進展,例如ITU-T已經制定了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的標準(ITU-T?Rec.G.8080/Y.1304),但是光網絡其他方面的智能化研究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當網絡中傳輸的業務量越來越大時,所承載的業務類別也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業務具有不同的特點,他們對網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區分出所接入的業務的類別,根據業務類別判斷其特性及對光網絡的需求,并以此為依據,為不同業務分配不同的波長資源,從而達到基于業務需求的網絡資源優化配置。自感知光網絡就是智能光網絡研究的一個階段性目標,在自感知光網絡中,可以實現對業務的主動識別、對網絡的實時感知等功能。
發明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所述,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在自感知光網絡中波長資源動態分配的解決方法。當網絡中傳輸的業務量越來越大,所承載的業務類別也越來越多時,針對不同類型的業務所具有的不同特點,以及對網絡的需求的不同,為不同業務分配不同的波長資源,從而達到基于業務需求的動態網絡資源優化配置。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的自感知光網絡中的光波波長資源調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已知業務對網絡的需求將業務進行分類,把不同的業務類型按照業務對網絡傳輸性能參數的容忍程度劃分為若干個類別,確定不同等級的優先級別;
步驟2:根據業務總流量的大小,確定使用波長數量;
步驟3:按照劃分的業務類別的優先級別,依次分配所使用的波長;
步驟4:當具有較高優先級的業務的流量沒有達到所分配使用的波長所承載的容量的一個設定的百分比,該波長的剩余容量可由較高優先級的業務與較低優先級的業務統計復用;
步驟5:當具有較高優先級的業務的流量達到或超過所分配使用的波長所承載的容量的一個設定的百分比,該業務獨立使用所分配使用的波長,其超過所分配使用的波長所承載容量的部分與較低優先級的業務統計復用下一個波長;
步驟6:當不同類型的業務在統計復用一個波長進行傳輸,發生波長資源使用沖突時,較高級別的業務類型優先使用該波長。
在步驟1所述的網絡傳輸性能參數包括:網絡端到端傳輸時延、網絡端到端傳輸時延抖動和端到端丟包率。
在步驟1中,不同的業務類型按照業務對網絡傳輸性能參數的容忍程度劃分為以下3種不同的優先級別:
最高優先級業務:對網絡端到端時延敏感,對網絡端到端時延抖動敏感、對網絡端到端丟包率敏感;
次高優先級業務:對網絡端到端時延不敏感,對網絡端到端時延抖動敏感、對網絡端到端丟包率敏感;
最低優先級業務:對網路端到端時延不敏感,對網絡端到端時延抖動不敏感、對網絡端到端丟包率敏感。
最高優先級業務是對端到端時延要求在10s以內的業務;次高優先級業務是對端到端時延要求在150ms以內的業務;最低優先級業務是其他對端到端時延無特殊要求的業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652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污泥和廢石墨制備活性吸附材料方法
- 下一篇:肢體傷口護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