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5134.8 | 申請日: | 200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474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韓相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相臣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邯鄲市久天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薛建鐸 |
| 地址: | 0567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治 棉花 枯黃 肥料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肥料,是一種用于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
二、背景技術
目前,棉花枯黃萎病被稱為棉花的癌癥,輕則減產,重則絕收,棉花枯黃萎病的防治是國內外專家長期未攻克的技術難題,社會上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農藥有十幾種,效果都不明顯,有的根本不起作用,因為沒有從根源上找出棉花得枯黃萎病的真正原因。棉花枯黃萎病是由于土壤中的病原菌侵染棉株而染病,土壤中的病原菌是棉花得枯黃萎病的罪魁禍首,目前防治棉花枯黃萎病農藥,由于不能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所以沒有抓住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根本。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既制作簡單,效果好,又能從根本上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下述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其組成成分為:含N?10%~30%、含P2O5?5%~15%、含K2O?10%~25%、含高錳酸鉀1%~4%,所述的N、P2O5、K2O為氮肥、磷肥、鉀肥。
其制作工藝為:
A、先計算氮肥、磷肥、鉀肥和高錳酸鉀的百分用量,其計算公式為,①磷肥的百分用量=(5~15)÷磷肥中P2O5的百分含量,②磷肥的百分用量中的N量=磷肥的百分用量×磷肥中N的百分含量,③氮肥的百分用量={(10~30)-(磷肥的百分用量中的N量÷100)}÷氮肥中N的百分含量,④鉀肥的百分用量=(10~25)÷鉀肥中K2O的百分含量,⑤高錳酸鉀的百分用量=(1~4)÷高錳酸鉀混合物中高錳酸鉀的百分含量,⑥余量為添加劑或者是腐植酸。
B、將計算出的上述各組分的百分用量混合均勻即為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下述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其組成成分為:含N?12%~28%,含P2O5?7%~15%,含K2O?15%~25%,含高錳酸鉀?1%~4%,所述氮肥為尿素或碳酸氫氨,所述磷肥為磷酸二銨或磷酸一銨,所述鉀肥為氧化鉀。
本發明的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其組成成分為:含N?15%~20%、含P2O510%~15%、含K2O?20%~25%、含高錳酸鉀1%~4%。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是:在耕地時將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均勻撒于地表,翻入地下即可。每畝用量40-60公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制作簡單,使用方便,能有效從土壤中殺滅導致棉花發生枯黃萎病的病原菌、使土壤中的病原菌減少60~70%,畝增產子棉50~100公斤,同時每畝降低棉花種植成本100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列表的方式列舉本發明的10個具體實施例,全部組分為市場直接購得,其制作工藝均為:A、先計算氮肥、磷肥、鉀肥和高錳酸鉀的百分用量,其計算公式為,①磷肥的百分用量=(5~15)÷磷肥中P2O5的百分含量,②磷肥的百分用量中的N量=磷肥的百分用量×磷肥中N的百分含量,③氮肥的百分用量={(10~30)-(磷肥的百分用量中的N量÷100)}÷氮肥中N的百分含量,④鉀肥的百分用量=(10~25)÷鉀肥中K2O的百分含量,⑤高錳酸鉀的百分用量=(1~4)÷高錳酸鉀混合物中高錳酸鉀的百分含量,⑥余量為腐植酸,B、將計算出的上述各組分的百分用量混合均勻即為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的肥料。
單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相臣,未經韓相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51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源裝置及其電子設備
- 下一篇:用于表面效果的聚合物增量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