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高溫煤氣脫硫劑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5120.6 | 申請日: | 2008-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0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常麗萍;張宗友;任秀蓉;蘆曉芳;李凡;謝克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K1/20 | 分類號: | C10K1/2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龐建英 |
| 地址: | 030024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溫 煤氣 脫硫 制備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中高溫煤氣脫硫劑及制備方法,屬于氣體凈化脫硫劑的制備和應用領域,具體來講涉及中高溫煤氣、合成氣的脫硫凈化領域。
二、背景技術
我國是富煤缺油少氣的國家,在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嚴格控制環境污染是目前面臨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大規模煤基多聯產技術是一種煤炭潔凈高效利用的途徑之一。煤氣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H2S、COS、CS2(其中90%以上為H2S)、HCN和HCl等有害組分,氣體高溫進入燃氣輪機內,將會腐蝕葉片,降低燃氣輪機壽命;進入合成工段將會引起醇醚燃料催化合成用催化劑中毒,尾氣排放也會嚴重污染環境,這決定了氣體脫硫凈化是其中的關鍵技術之一。
煤氣脫硫可以用濕法和干法進行,濕法脫硫技術雖然成熟,但需要在低溫或常溫下進行,浪費煤氣中的顯熱;中高溫干法脫硫同濕法相比不僅節省換熱設備,省去廢水處理系統,并可提高發電效率。從設備材質、技術和經濟可行性等方面考慮,中高溫區(300-600℃)煤氣脫硫凈化是制約原料和能量合理與梯級利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盡管國外發達國家對高溫煤氣凈化(脫硫)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目前運行的幾套大規模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示范廠中,仍沿用濕法脫硫,究其原因是脫硫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機械穩定性差,發生粉化等問題。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脫硫劑的再生,而且引起煤氣含塵量增加,這是制約高溫煤氣脫硫劑實現穩定運行和工程化的最大障礙之一。另外,目前的鋅鈦系和鐵鋅系脫硫劑不僅價格昂貴,而且中溫區活性不高,加之我國鋅資源匱乏,從技術和國情考慮,都亟待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廉價高效,并抗粉化的中高溫煤氣脫硫劑。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中高溫煤氣脫硫劑及制備方法的目的在于克服前述脫硫劑機械穩定性差,中溫活性不高,價格昂貴的不足,公開一種價格低廉,機械穩定性好,脫硫活性高,并且制備方法簡單的適合中高溫度區的煤氣脫硫劑。
本發明中高溫煤氣脫硫劑,其特征在于是一種適用于300-600℃溫度范圍,能同時脫除H2S和COS等無機硫和有機硫化物的中高溫煤氣脫硫劑,該脫硫劑以鋼廠或鋁廠廉價的赤泥為主要原料,添加硫化再生促進劑,抗燒結劑,無機粘結劑和有機粘結劑,制成Φ5×3-6mm的圓柱體,堆密度0.7-1.0g/cm3,其所述的硫化再生促進劑是可以提高脫硫精度和硫容的氧化鎂、可以提高低溫活性與脫除COS能力的二氧化鈦和可以提高再生過程中單質硫選擇性的氧化鑭中的一種或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其所述的抗燒結劑為可以提高脫硫劑抗燒結能力并具有一定抗氧中毒能力的五氧化二釩或氧化鋰;其所述的無機粘結劑為磚瓦粘土;其所述的有機粘結劑為可溶性淀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51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事件驅動原理開發IPMC的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氧化銅納米粉體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