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風濕的敷貼合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4332.2 | 申請日: | 200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58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梁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中寶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51 | 分類號: | A61K36/51;A61K9/00;A61P29/00;A61P1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00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風濕 敷貼 合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是治療風濕癥的外用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復發性(或陣發性)風濕癥在風濕科的診療中,不是罕見的疾病。根據國外的調查研究顯示,其好發年齡為青壯年約三十至四十歲左右,男女比例約略相當,此病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不過與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少數病人會覺得與某些食物、氣候改變或生產后有關連。它的治療乃是在發作時服用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為主,沒有癥狀時無須服藥,除非關節炎經常發作,影響病人生活及困擾工作時,才可以考慮使用抗風濕藥物(奎寧、磺銨賽拉金等)來治療。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風濕性關節炎是氣血為病邪阻閉所引起的疾病。乃人體肌骨經絡遭受風寒濕邪侵襲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筋骨、肌骨、關節等處的疼痛、酸楚、重著、麻木和關節腫大、屈伸不利等癥狀,其病程纏綿,經常反復發作。
根據國外知名的風濕病期刊指出,此病病患超過半數經年累月后仍然與復發性風濕癥和平共處,約百分之十五的病人會自行治愈,大約有百分之五的病患會轉變成類風濕關節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經濟有效的外用中藥組方,幫助患者解除風濕病痛。
治療風濕的敷貼合劑,主要包括以下中藥成分,以以下重量比組成:透骨草200~400,秦艽100~300,海桐皮100~300,上藥混勻,包裝。
使用時,置鍋內蒸之,見冒氣后再蒸半小時,取出藥袋待溫后敷貼患處,30~60分鐘即可見效,連敷1周,以后每2天1次,再敷7次,可愈。
上藥均為治風濕之要藥,且平和無毒。其申透骨草有滲透及消腫作用;海桐皮治上肢疼痛,因其苦而微寒治熱痹尤宜,且偏于治風濕之皮膚紅斑、紅腫,秦艽偏治下肢風濕客于筋絡之間,祛風燥濕,和血柔筋,故治痹痛攣急,又秦艽辛苦性平,無其他風藥之燥,反而偏潤,故沒有傷陰之弊,反有解骨蒸勞熱之功。三者合而為一,效果甚佳。其藥理作用是通過神經系統間接影響腦垂體,使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所致。
本發明具有散風除濕,祛寒通絡之功效。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亦可用于風濕之紅斑及軟組織紅腫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作用與氯喹可的松相似,較水楊酸鈉為強。
具體實施方式
例1:透骨草300g,秦艽200g,海桐皮200g。
制法:上藥混勻,裝白布帶內,置鍋內蒸之,見冒氣后再蒸半小時,取出藥袋待溫后敷貼患處,30~60分鐘即可見效,連敷1周,以后每兩天1次,再敷7次,可愈。
例2:透骨草200g,秦艽300g,海桐皮100g。
上藥混勻,裝白布帶內,置鍋內蒸之,見冒氣后再蒸半小時,取出藥袋待溫后敷貼患處,30~60分鐘即可見效,連敷1周,以后沒2天1次,再敷7次,可愈。
例3:透骨草400g,秦艽100g,海桐皮300g。
上藥混勻,裝白布帶內,置鍋內蒸之,見冒氣后再蒸半小時,取出藥袋待溫后敷貼患處,30~60分鐘即可見效,連敷1周,以后沒2天1次,再敷7次,可愈。
此法治療風濕病98例,有效率占總數的8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中寶制藥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中寶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43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