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網絡版急救重癥監護綜合訓練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3946.9 | 申請日: | 200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5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朝群;王林;楊晚竹;王亮;顧振宇;石春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天堰醫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G09B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南開區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絡版 急救 重癥 監護 綜合 訓練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教學領域,尤其涉及急救教學的交互式教學模式。
背景技術
急救技術是醫學生和臨床醫師必需掌握的技術。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分組,每組學生圍繞一組急救模型和設備進行各種操作練習,老師在一旁巡視,隨時指導示教和糾正錯誤。可是面對大量的學生和有限的授課時間,老師很難顧及到所有的學生,往往很多組學生得不到老師的指導,老師也不能了解所有學生的掌握情況。這樣必然影響教學質量和進度。
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讓老師能全面觀察到全部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操作技術掌握不好的學生能及時給予指導呢?醫學院校的老師和學生迫切希望能有一種更好的教學模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能網絡化教學模式,使老師能方便的全面掌握學生的操作練習情況,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由一臺教師主控的計算機(以下簡稱教師機)和若干臺學生控制的計算機(以下簡稱學生機)組成。每一臺教師機和學生機的計算機都安裝有交互式軟件,還連有攝像頭、仿真模型人、模擬除顫儀、模擬床旁監護儀、模擬除顫起搏儀、模擬自動體外除顫器、模擬藥箱、模擬注射泵、模擬輸液泵這些周邊設備。此外教師機還安裝有主控設備,通過網絡與學生機相連接。學生可以自行練習各種急救的操作技術。老師可以通過教師機編輯一個病例,通過網絡發送給學生機,學生在學生機一端進行各項操作,操作的過程由攝像頭記錄下來,并同步上傳給教師機上,教師可以隨時觀察;學生操作完成后整個操作的數據上傳給教師機一端,教師可以進行綜合分析。老師也可以在教師機模型人上進行各種操作,通過攝像頭記錄下來,發送給學生觀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老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技術水平,準確指導學生進行各項操作。由于其基于網絡的結構,大大擴大的教學空間環境,不用僅僅局限于實驗室,即使教師和學習者不在一個區域內也能通過網絡進行教學和練習。這樣的模式不僅適用于醫學院校也適用于全民急救教育。
附圖說明
圖1為學生機組件,圖2為教師機組件,圖3為網絡化教學模式示意圖。
其中1.攝像頭,2.模擬除顫儀,3.模擬床旁監護儀,4.模擬除顫起搏儀,5.模擬自動體外除顫儀,6.計算機,7.仿真模型人,8模擬藥箱,9.模擬注射泵,10.模擬輸液泵,11.主控設備,13.教師機組件,14.學生機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由教師機13給學生下發一個病例,學生按照病情需要,對仿真模型人7進行口鼻通氣,心外按壓,或是除顫起搏,或是靜脈給藥、輸液。這些操作均通過模擬設備在仿真模擬人上完成。學生機上的攝像頭1將學生操作的實時畫面傳送到教師機上,方便教師查看。
實施例2,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僅指定給某一學生下發模擬病例,單獨考核或檢查某位學生的操作技術掌握情況。
實施例3,學生也可以根據軟件系統中的預設病例,自己進行各種操作的練習。
實施例4,老師需要進行操作演示時,將教師機攝像頭對準自己的操作部位,將操作的實時畫面傳送到學生機的電腦畫面上,便可以指導學生如何才是正確的操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方法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天堰醫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天堰醫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394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頻電纜
- 下一篇:電子錢包安裝/更新方法、系統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