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鎳/鈦催化劑原位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碳納米管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3277.5 | 申請日: | 200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9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趙乃勤;王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1/02 | 分類號: | C01B31/02;B01J23/755;B01J21/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敬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催化劑 原位 化學 沉積 法制 納米 方法 | ||
1、一種以鎳/鈦催化劑原位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碳納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過程:
1)沉積-沉淀法制備Ni/Ti催化劑前驅體
將六水硝酸鎳和鈦粉按質量比為(0.15-0.37)∶1的比例加入到去離子水中,配制成濃度為0.033-0.08mol/L含有鈦粉的六水硝酸鎳溶液,在磁力攪拌下向溶液中滴加濃度為2.63-6.41mol/L氫氧化鈉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將所得溶液靜置20h-24h后抽濾,制得Ni(OH)2/Ti二元膠體;將該Ni(OH)2/Ti二元膠體在100℃-120℃下脫水,隨后將樣品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或氬氣氛圍中以10-12℃/min的升溫速度從室溫升溫至300℃,保溫2-2.5h,隨后仍以10-12℃/min的升溫速度從300℃升溫至400℃,保溫2-2.5h,最后將樣品在氮氣或氬氣氣氛中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鎳/鈦催化劑前驅體NiO/Ti;
2)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碳納米管
將步驟1)制得的鎳/鈦催化劑前驅體粉末均勻鋪于石英舟中,再將石英舟置于管式爐恒溫區;通入氬氣或氮氣保護,然后反應器以10-12℃/min的升溫速率由室溫升溫至450℃-500℃,然后以100-120ml/min向管式爐內通入氫氣,通氫氣時間為2-2.5h,隨后在氬氣或氮氣氛圍下冷卻至室溫,此時得到鎳/鈦催化劑粉末,將鎳/鈦催化劑粉末置于管式爐石英舟中在氬氣或氮氣氣氛中以10-12℃/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450℃-600℃,之后通入甲烷作為碳源,氬氣或氮氣作為載氣的混合氣體,其中VAr/N2∶VCH4=(9-0)∶1,混合氣體通入管式爐的流速為60-600ml/min,反應時間為15min-1h,在450℃-600℃下進行碳納米管生長,之后反應物在氬氣或氮氣氛圍內冷卻至室溫,得到產物碳納米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327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