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生物營養液及應用在工業廢氣中SO2和NOx的同步脫除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53158.X | 申請日: | 2008-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028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衛江;徐姣;何杰;時彥衛;李緒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B01D53/60;B01D53/85;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300072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營養液 應用 工業 廢氣 so sub no 同步 脫除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治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微生物營養液及應用在工業廢氣中SO2和NOX的同步脫除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SO2和NOX是當前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污染物質,是造成“酸雨”的元兇。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廢氣的排放量遞增,大氣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工業廢氣的脫硫脫氮成為目前大氣污染治理的首要工作。目前,國內外廢氣同時脫硫脫氮的方法主要有:(1)離子體法:該法已大規模工業化,但用氨作吸收劑,因氨易揮發而造成浪費,且產生排氣污染;(2)干式催化法:主要有CuO催化法、Cu催化法、γ~Al2O3催化法。催化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催化劑的制備和再生,目前大多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只有少數進入生產應用;(3)化學濕法:存在吸收劑消耗大運行成本高有二次污染問題。生物法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趨勢,它具有成本低處理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優勢。目前國內外用生物法單獨進行廢氣的脫硫脫氮處理,已有一定的研究經驗,生物法同步脫硫脫氮尚屬前沿課題,存在相當難度。
相關文獻有:一種生物法同時脫除SO2、NOX、重金屬和顆粒物的方法。在該文獻中采用了三個生物塔,先通過好氧硝化菌將NOX轉變為NO3-和NO2-,SO2也經過化學吸收轉入液相,然后在厭氧條件下將液相SO42-生物還原為S2-,NO3-和NO2-還原為N2排出,最后S2-經過下一步的生物氧化以單質硫的形式分離出來。一系列設備不僅會增加處理投資與運行成本,而且操作和管理上都較復雜。本專利在一個生物滴濾塔中進行SO2和NOX的同步脫除反應,工藝簡單,操作簡便,有獨特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將工業廢氣中的SO2和NOX同步脫除,NOX被還原為無毒害的N2排出,SO2轉化為單質硫回收。
本發明采用生物法將工業廢氣中SO2和NOX一起脫除,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脫除效率,解決常規物理化學方法處理存在的二次污染問題,達到環境保護排放要求。
本發明通過在生物滴濾塔中進行脫氮菌和脫硫菌的混合布膜,通過幾種菌的復合作用,達到工業廢氣的脫硫脫氮效果。
本發明主要采用的微生物菌種為硫酸鹽還原菌和脫氮硫桿菌,在工業廢氣同步脫硫脫氮的處理過程中,硫酸鹽還原菌將SO2氣體吸收轉化為硫化物和H2S,脫氮硫桿菌則以硫化物和H2S為電子贈體,以NO2水解后的NO2-為電子受體,進行生物化學反應,生成單質硫和氮氣。同時NO氣體也通過脫氮硫桿菌在添加硫代硫酸鹽的條件下,生成氮氣得以去除。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的微生物營養液:其配方的組份和含量如下:
Na2SO4??????????0.4-0.6g/L;
(NH4)2SO4???????0.4-0.6g/L;
Na2S2O3?????????0.8-1.0g/L;
K2HPO4??????????0.9-1.1g/L;
KH2PO4??????????0.9-1.1g/L;
KNO3????????????1.8-2.2g/L;
NaHCO3??????????0.5-0.7g/L;
MgSO4·7H2O?????0.6-0.8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31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