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52235.X | 申請日: | 200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6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堅;陸慎強;王磊;王偉;朱維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仁堂制藥廠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K9/00;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支氣管炎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而言,是涉及以中藥為原料制成的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認為,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上以長期咳嗽、咯痰、喘息為主證,常在寒冷季節及氣候劇變時反復發作。慢性支氣管炎常年反復發作,導致腺體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進,支氣管粘膜上皮磷化、稀疏、脫落,支氣管壁破壞、塌陷、扭曲變形或擴張,形成不可逆轉的病理改變。同時患者呼吸功能也會減退,表現為氣道狹窄、阻力增高、殘氣量增加等。慢性支氣管炎如果防治不好的話,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肺氣腫乃至肺原性心臟病。
中醫學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屬于咳喘哮癥,與肺、脾、腎三臟俱虛密切相關。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衛氣虛,衛外不固,所以冬春寒冷季節,容易受寒邪侵犯,使肺失宣降而發生咳、痰、喘。脾虛失于健運,濕濁內聚為痰,濕痰上漬于肺,影響氣機出入,必咳嗽。腎不納氣,出多入少,逆氣上奔而發喘癥。
慢性支氣管炎作為一種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尤以老年人多見,嚴重影響勞動力和健康。更應重視的是由于大氣污染、吸煙、人口老齡化及其他原因,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有增無減。目前西醫治療手段仍以青霉素、紅霉素、氨基糖類、喹諾酮類藥物抗感染為主,輔以鎮咳、祛痰、解痙平喘劑。西藥雖有治療效果,但毒副作用較大(如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的損壞、二重感染、對骨髓的抑制等)抗藥性及其藥源性疾病增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質量穩定、療效確切、安全有效的治療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下述重量份取藥材:滿山紅60-100份,魚腥草10-70份,款冬花40-80份,連翹10-70份,黃芩10-70份,麥冬10-70份,罌粟殼10-40份,玄參1-50份,甘草1-20份。
本發明優選的中藥制劑,它是按照下述重量份取藥材:滿山紅70-90份,魚腥草30-50份,款冬花50-70份,連翹30-50份,黃芩30-50份,麥冬30-50份,罌粟殼20-35份,玄參10-30份,甘草1-15份。
本發明更加優選的中藥制劑,其原料藥材的重量配比為:滿山紅80份,魚腥草40份,款冬花60份,連翹40份,黃芩40份,麥冬40份,罌粟殼30份,玄參20份,甘草10份。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優選長城止咳喘糖漿),是在單方滿山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滿山紅具有一般的鎮咳、祛痰、抗支氣管痙攣、治氣喘的作用。考慮到咳喘是一種反復發作、難于根治的疾病,在治療方法上必須及時的抑制其發作,控制支氣管痙攣,縮短持續時間延長其間歇期,本方選用了具有解毒消炎、抑菌抗感染作用的魚腥草、玄參、連翹、黃芩,使熱清實消、肺氣通暢、呼吸平定,以減輕咳喘之急促癥狀,配以滿山紅、罌粟殼、款冬花協助前藥起到鎮咳、祛痰、治喘,加強抗支氣管痙攣的作用,佐以麥冬潤肺生津,滋陰降火,使氣管咽喉滋潤、咳痰易出,用甘草不僅矯味且能祛痰治喘。全方共用九味藥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消炎、止咳化痰、平喘的治療作用。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其優點如下:本發明的配方有清熱消炎、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可以消除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的咳、痰、喘等癥狀,尤其對于輕、中度的濕性鑼音有明顯的消退作用,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目的,是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速效”、“長效”中藥制劑。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制劑,可以是常見的口服制劑如片劑、丸劑、顆粒劑、口服液、糖漿劑、膠囊劑。優選的是糖漿劑。
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在制備成藥劑時可以加入藥物可接受的輔料,所述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包括制劑中常規的稀釋劑、填充劑(如甘露醇、乳糖、聚乙二醇),粘合劑(淀粉、微晶纖維素),崩解劑(如羧甲基纖維素、低取代的羥丙基纖維素),潤滑劑(如滑石粉、硬脂酸鎂),濕潤劑(如丙二醇、乙醇),穩定劑(EDTA-2Na、硫代硫酸鈉、焦亞硫酸鈉、亞硫酸鈉、乙醇胺、碳酸氫鈉、煙酰胺)等等。上述輔料可以是常用劑量,以常用的配比與主成分提取物混合,當主成分提取物用量確定后,各藥用輔料之間的配比可以根據需要適當調節。
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在使用時可根據病人的情況確定用法用量。一般情況下,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仁堂制藥廠,未經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仁堂制藥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223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