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氯化鎂/介孔分子篩雙載體負載Ziegler-Natta聚乙烯催化劑、制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51617.0 | 申請日: | 2008-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466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光遠;李棟梁;雷金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F4/658 | 分類號: | C08F4/658;C08F4/02;C08F10/02 |
| 代理公司: | 長春科宇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馬守忠 |
| 地址: | 130022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氯化鎂 分子篩 載體 負載 ziegler natta 聚乙烯 催化劑 制法 應用 | ||
1.氯化鎂/介孔分子篩雙載體負載Ziegler-Natta聚乙烯催化劑,其特征在于,其由主催化劑A組分和助催化劑B組分組成;所述的主催化劑A組分以四氯化鈦為活性組分,以氯化鎂/介孔分子篩復合雙載體為載體,四氯化鈦與氯化鎂、二氧化硅的摩爾比為:0.1~0.3∶0.2~0.5∶1;所述的助催化劑B組分為有機鋁試劑;助催化劑B組分中鋁的摩爾數與主催化劑A組分中鈦的摩爾數之比為10~200;
所述的氯化鎂/介孔分子篩雙載體為含鎂和硅組分的復合雙載體,該復合雙載體為有機鎂試劑與孔徑3.0nm~10.0nm的介孔分子篩經過化學反應得到的復合雙載體;復合雙載體中的硅與鎂摩爾比2.0~10.0;
所述的有機鎂試劑為有機鎂的乙醚或四氫呋喃的配合物溶液,所述的有機鎂的化學式RnMgCl(2-n),其中,R為甲基、乙基、異丙基、正丁基或異丁基n值為1或2;
所述的B組分的有機鋁試劑選自三乙基鋁、一氯二乙基鋁、三異丁基鋁和一氫二乙基鋁中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的介孔分子篩選自MCM-41和SBA-15中的一種,使用之前經過真空干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鎂/介孔分子篩雙載體負載Ziegler-Natta聚乙烯催化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和條件如下:
1)將介孔分子篩放入真空烘箱內干燥;
2)將干燥好的介孔分子篩懸浮于甲苯中,在0~100℃的溫度下攪拌均勻,得到懸濁液;加入有機鎂試劑到以上懸濁液中,繼續攪拌1~5小時,甲苯的體積ml與有機鎂試劑的鎂的物質的量mmol與介孔分子篩的重量g的比為50~100∶5.0~15.0∶1;
3)過濾上述步驟2)得到的懸濁液,用甲苯洗滌,再次懸浮于甲苯中,控制懸濁液的溫度在-10~10℃,加入分析純的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作為內給電子體,保持溫度并攪拌0.5~2小時;加入TiCl4溶液,繼續攪拌1~3小時,隨后升溫到50~100℃,繼續攪拌2~24小時;甲苯的體積ml與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的體積ml與TiCl4的體積ml與介孔分子篩的重量g的比為50-100∶0.1~0.3∶2~3∶1;
4)過濾步驟3)得到的懸濁液,用甲苯洗滌,真空干燥,得到泥黃色或黃褐色的氯化鎂/介孔分子篩雙載體負載的聚乙烯催化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鎂/介孔分子篩雙載體負載Ziegler-Natta聚乙烯催化劑的用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和條件如下:
在反應釜中,密封并進行氮氣與乙烯置換后,依次加入甲苯,主催化劑,助催化劑三異丁基鋁,所述的甲苯的體積ml與主催化劑中鈦的物質的量mmol、助催化劑三異丁基鋁中鋁的物質的量mmol的配比為30~300∶1∶10~200;充入乙烯,保持壓力在1.0Mpa,維持聚合反應溫度在50~70℃,反應0.5~2小時,泄壓出料后,用酸化乙醇洗滌,干燥,得到聚乙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鎂/介孔分子篩雙載體負載Ziegler-Natta聚乙烯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鎂試劑為甲基氯化鎂的四氫呋喃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161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