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秸稈蛋托的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1401.4 | 申請日: | 2008-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3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喜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喜春 |
| 主分類號: | B27N3/04 | 分類號: | B27N3/04;B27N1/00;B27N1/02;C08L93/04;C08K3/22;C08K3/30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長春市新時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 地址: | 1365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秸稈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蛋托的制造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秸稈蛋托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蛋托(雞蛋托盤)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存放雞蛋的用具,目前市場上使用的蛋托有紙制(采用紙漿制造)的蛋托和塑料制的蛋托兩種,上述兩種蛋托的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點和不足,具體表現在,紙制的蛋托由于大量的利用紙漿,我們都知道,紙是由木材等原料制成的,所以造成了很多的資源的浪費;而塑料蛋托的使用雖然重復利用率高,但廢棄后不容易降解,污染環境,另外由于成本高,所以也很難被消費者認可。所以如何能夠利用可再生的廢棄資源,制造出成本低,不污染環境,同時又能夠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蛋托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課題。
秸稈作為一種可再生的資源在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特別是在秋收后有很大的數量,目前人們為了利用秸稈制造出了很多的產品,如秸稈板材、秸稈飼料等。但在我國北方地區還是有大約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秸稈被用來取暖做飯焚燒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制造工藝簡單合理、成本低、能夠合理的利用再生資源、同時又不污染環境的秸稈蛋托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秸稈蛋托的制造方法如下:
a、將秸稈放入粉碎揉搓機中加工成絲絮狀;
b、將絲絮狀的原料放入發酵池中,將燒堿水溶液按原料重量的50%的比例加入發酵池中,使絲絮狀原料浸泡發酵成粘稠狀(泥巴狀),發酵時間大約72小時,其中燒堿水溶液是按水∶燒堿=100∶3的比例配制而成。
c、向粘稠狀的原料池中加入相當于原料重量200%的水、20%的石粉、2%的防水膠進行混合;
d、將c步驟中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攪拌池中攪拌均勻,通過泵將攪拌均勻的原料送入蛋托成型機中成型,烘干即可。
所述的c步驟中的防水膠是采用松香、燒堿、石蠟、硫酸鋁四種原料制備而成,配制的比例為(重量份數比)松香10份、燒堿2.5份、石蠟1.5份、硫酸鋁0.3份;制備方法是:先將松香、燒堿、石蠟,水適量放入容器中加熱2小時,使其溶解成糊狀,然后向糊狀原料中加入硫酸鋁攪拌均勻制得防水膠。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
1、本發明由于采用秸稈作為生產蛋托的原料,節省了大量的資源,同時也使得被一度廢棄的秸稈資源得到了開發和利用。
2、由于秸稈資源豐富,代替廢紙、原料的造價低,所以秸稈蛋托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3、秸稈蛋托是一種非常容易降解的材料,所以廢棄后不容易造成環境的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a、將秸稈放入粉碎揉搓機中(粉碎揉搓機為東北地區常用的秸稈粉碎揉搓機),加工成大約1-3mm長的絲絮狀(以1.5mm為最佳);
b、將100kg絲絮狀的原料放入發酵池中,將50kg燒堿水溶液加入發酵池中,使絲絮狀原料浸泡發酵,發酵后的原料成為粘稠狀原料(泥巴狀),發酵時間大約72小時,其中燒堿水溶液是按100∶3的比例配制;
c、向粘稠狀的原料池中加入相當于原料重量300kg的水、30kg的石粉、3kg的防水膠;
d、將c步驟中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攪拌池中攪拌均勻,通過泵將攪拌均勻的原料送入蛋托成型機中成型,烘干即可。
所述的c步驟中的防水膠是將松香10kg、燒堿2.5kg、石蠟1.5kg、水適量放入容器中加熱2小時,使其溶解成糊狀,然后向糊狀原料中加入硫酸鋁0.3kg攪拌均勻制得防水膠12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喜春,未經張喜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14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立體停車設備
- 下一篇:固定電動式斜置停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