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常壓液相原位制備納米硼酸鋅晶須的新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0252.X | 申請日: | 2008-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869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田玉美;鄭云輝;趙旭;劉艷華;郭玉鵬;周兵;王子忱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29/22 | 分類號: | C30B29/22;C30B29/62;C30B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12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常壓 原位 制備 納米 硼酸 鋅晶須 新方法 | ||
1.本發明所涉及的常壓低溫液相原位制備納米硼酸鋅晶須的新方法,其步驟為:將50ml濃度為0.05-02mol/l硼砂溶液置于三口瓶中,加入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水溶液并攪拌均勻后,再加入濃度為1-2mol/l的鋅鹽10ml,升溫至50-90℃,恒溫攪拌反應晶化7-10h;將所得白色沉淀經過濾、洗滌至無其他離子存在,脫水,50-90℃下干燥處理,得到直徑為20nm-40nm,長度為500nm-1μm,長徑比為25-50的納米硼酸鋅晶須粉體。
2.如權利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鋅源是可溶性的鋅鹽,為ZnCl2、Zn(NO3)2·6H2O、ZnSO4·7H2O中的一種。
3.如權利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劑是可溶性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之中的一種。
4.如權利1、2、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鋅鹽和硼砂的摩爾比為2∶1。
5.如權利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晶化劑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
6.如權利1、2、3、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硼酸鋅的晶化過程,即從片狀的硼酸鋅轉化為硼酸鋅晶須,是在堿性溶液中進行并完成,其中的氫氧根起到促進晶化的作用。
7.如權利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體系溫度為50-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025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柱形旋轉課程表
- 下一篇:傳輸功率控制命令的合并方法與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