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9986.6 | 申請日: | 2008-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482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亞根 |
| 主分類號: | G01F1/00 | 分類號: | G01F1/00;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00河南省洛陽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氣泡 流量 計量 觀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適合在壓力輸液、輸血狀態下即不能直接觀察輸液、輸血滴速的情況下,通過觀察壓力源的氣泡流量,就可知道輸液速度,從而完成復雜情況下的搶救和治療。?
背景技術
現今的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以重力浮子式為主,即在觀察玻璃管中設置浮子,當氣體通過時,浮子向上漂浮,通過計量浮子的漂浮高度得知通過的氣體流量。其不足的是:只能垂直使用,在平放、顛倒的情況下將無法使用,不適用于野外、戰地、災難現場、120急救等復雜場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可行、適應各種復雜環境下的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
本發明的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包括:上蓋、殼體、下內蓋、下蓋、封帽、水液體和三個單向透氣膜(上單向透氣膜、單向透氣膜和下單向透氣膜)組成。其中單向透氣膜分別設置在上蓋與殼體之間、下內蓋與下蓋之間、下蓋的進氣管下端與封帽之間。上蓋與殼體、下內蓋與殼體密閉粘結,下蓋與殼體、下蓋的進氣管下段與封帽之間密閉粘結。上蓋中心有向上伸出的排氣管;上蓋下面有上通氣槽并與向上伸出的排氣管連通。殼體是中間為大直徑、周邊為數個小直徑的短管體,中間管為液相氣泡觀察管,周邊數個小直徑管為氣體連通管。液相氣泡觀察管的上端面設有多孔的封蓋。下內蓋為中心和周邊均有孔的蓋板,其周邊與液相氣泡觀察管的下端密閉粘結,中心孔與下蓋中心向上伸出的進氣管的根部密閉粘結;?下蓋上面有下通氣槽;下蓋中心有分別向上、下伸出的進氣管,其向下伸出的部分與封帽密閉粘結,向上伸出的部分頂端伸至液相氣泡觀察管的正中位置;在液相氣泡觀察管中注入約70%的水液體,由于其兩端均有單向透氣膜(上單向透氣膜和單向透氣膜),所以水液體在液相氣泡觀察管中始終保持總量不變。這樣,就構成了進氣管始終插在水液體中,出氣管環繞液相氣泡觀察管四周,透氣點遍布液相氣泡觀察管兩端的結構形式。?
氣體從封帽的下端穿過下單向透氣膜,經下蓋上的進氣管進入液相氣泡觀察管,氣體以氣泡形式通過液相氣泡觀察管中的水液體進入其上部空間,再通過上單向透氣膜、上蓋下面的上通氣槽和排氣管向上排出。而當本發明的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在任意形位(如傾斜、顛倒)的時候,氣體依然從封蓋的下端穿過下單向透氣膜、下蓋上的進氣管進入液相氣泡觀察管,穿過水液體進入其上部空間,所不同的是氣體將通過下內蓋與下蓋之間的下單向透氣膜、下蓋上面的下通氣槽、殼體上的氣體連通管、上蓋下面的上通氣槽和上蓋中心的排氣管排出。?
所以,本發明的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具有如下優點:一、可以通過計量氣泡的流量直觀的反映氣體的流量;二、在用于壓力輸液、輸血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計量氣體流量來直觀地反映輸液的流速和流量;三、結構簡潔實用,便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的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由上蓋1、上單向透氣膜2、殼體3、下內蓋4、單向透氣膜2A、下蓋5、下單向透氣膜2B、封帽6和水液體7組成。?
圖2所示,使用時,氣體從封帽6的下端孔6a進入,穿過下單向透氣膜2B,經下蓋5上的進氣管5a進入液相氣泡觀察管3a,氣體以氣泡形式通過液相氣泡觀察管3a中的水液體7進入其上部空間,再通過上單向透氣膜2、上蓋1下面的上通氣槽1b和排氣管1a向上排出。?
當本發明的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在任意形位(如傾斜、顛倒)的時候,氣體依然從封帽6的下端孔6a進入,穿過下單向透氣膜2B,經下蓋5上的進氣管5a進入液相氣泡觀察管3a,穿過水液體7進入其上部空間,所不同的是氣體將通過下內蓋4與下蓋5之間的單向透氣膜2A、下蓋5上面的下通氣槽5b、殼體3上的氣體連通管3b、上蓋1下面的上通氣槽1b和上蓋1中心的排氣管1a排出。?
這樣,本發明的智能液相氣泡流量計量、觀察器可以在各種復雜場合下,輕松便捷地觀察、計量氣體的流速和流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亞根,未經張亞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99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