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鋼桁梁組合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8851.8 | 申請日: | 2008-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385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14 |
| 發明(設計)人: | 高宗余;徐偉;劉漢順;張敏;杜萍;陳英;蘭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6/00 | 分類號: | E01D6/00;E01D19/1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盛華 |
| 地址: | 430050***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型鋼 組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跨度公鐵兩用橋。
背景技術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具有跨江跨海需求的火車、汽車交通量飛速增加,而橋位資源是有限的,同時由于河流的通航要求,橋梁的跨度也不斷增大,對橋梁使用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公鐵兩用鋼桁梁橋具有跨度大、重量輕、承載能力高等優點,常常成為跨江跨海大橋首要選擇的結構形式。在該橋型的設計中經常遇到以下問題:1、由于橋梁跨度較大,或在各種外部條件限制下,跨徑布置不盡合理,支座容易出現負反力,或活載較大,若全橋均采用鋼桁梁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引起結構受力及使用方面的不合理;2、若全橋采用均鋼-混結構則可能由于自重過大而不經濟,甚至使得結構難于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狀,旨在提供一種整體性強,剛度大、具有良好的抗側彎和抗扭轉剛度,能承受梁橋的巨大軸力,能有效解決了支座負反力,工程造價低的一種新型鋼桁梁組合結構。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方式為,一種新型鋼桁梁組合結構,在主桁的邊跨或中跨布置鋼桁梁-混凝土結合橋面節段,在主桁的中跨或邊跨采用全鋼梁結構節段。
本發明在需要減輕自重的區段采用全鋼桁梁節段,在需要加大自重或需要增加橋梁剛度時采用鋼-混凝土結合橋面節段,采用此種結構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加橋梁剛度,另一方面又能利用鋼桁梁-混凝土組合結構自重平衡橋梁荷載在邊跨支座產生的負反力;對于布置在中跨或邊跨的全鋼梁結構節段,可以增加橋梁跨度,減輕體系自重,從而達到充分利用鋼材和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目的。
本發明既充分利用了鋼桁梁-混凝土組合的整體性強、剛度大的特點,又解決了全鋼桁梁剛度和邊跨支座負反力問題。不但保證了大跨度公鐵兩用連續鋼桁梁的受力合理性,而且能夠充分利用鋼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減小桿件截面,降低對鋼梁厚板的需求,使得鋼材易于采購。從而實現了降低整個工程造價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桁立面圖;
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
圖3是圖1的B-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在主桁1的邊跨,根據需要也可能是中跨布置鋼-混凝土結合橋面節段2,在主桁1的中跨,根據需要也可能在邊跨布置全鋼梁結構節段3。
參照圖1,本發明主桁1共有6個橋墩4,在邊跨長度L1=168米布置鋼-混凝土結合橋面節段2,在中跨長度L2=756米布置全鋼桁梁節段3。
圖2是布置在主桁1的中跨L2范圍內的全鋼桁梁節段3標準橫斷面。
圖3是布置在主桁1的邊跨L1范圍內的鋼-混凝土結合橋面節段2標準橫斷面。
本發明在需要減輕自重的區段采用全鋼桁梁節段,在需要加大自重或需要增加橋梁剛度時采用鋼-混凝土結合橋面節段,采用此種結構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加橋梁剛度,另一方面又能利用鋼桁梁-混凝土組合結構自重平衡橋梁荷載在邊跨支座產生的負反力;對于布置在中跨或邊跨的全鋼梁結構節段,可以增加橋梁跨度,減輕體系自重,從而達到充分利用鋼材和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88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谷胱甘肽眼用即型凝膠
- 下一篇:一種秸稈生物飼料快速轉化劑及其配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