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螺旋槳纏繞物自動切割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8353.3 | 申請日: | 2008-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672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煒然;夏志瀾;胡裕龍;劉志華;劉長征;董文才;梅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J5/00 | 分類號: | B63J5/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33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槳 纏繞 自動 切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設備輔助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螺旋槳纏繞物自動切割裝置。
技術背景
船舶在海上航行時,船舶的螺旋槳常常被海水中的漂浮物(漁網、纜繩或水下工程遺留的各種纜索)纏繞,影響到螺旋槳的正常工作,有時會導致船舶失去動力,造成重大事故,所以,需要一種對纏繞在螺旋槳上的各種物質進行自行切割的裝置。
螺旋槳纏繞物自動切割技術在國外已發展多年,主要有三種形式:高效繩索切割系統(quicKutterTM?rope?cutter?system)、圓盤式切割刀(disc?cutters)和剪刀式切割刀(scissor?cutters)。前一種高效繩索切割系統設計較為合理,幾乎不會產生附加阻力和水噪聲,已在較大噸位的船舶上使用,但是,高效繩索切割系統僅在刀具的端面設置有刀刃,側面沒有設置刀刃,因此,該系統對大面積的漁網纏繞的切割效果不佳;第二和第三種形式的切割刀具主要設置在尾軸上,其刀具刀刃與尾軸垂直,產生較大的阻力和噪聲,主要用在小艇上面。
上述切割方法普遍存在切割不徹底,效果不太好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切割不徹底,效果不太好的問題,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能徹底自動切除纏繞在螺旋槳上各種物質的螺旋槳纏繞物自動切割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螺旋槳纏繞物自動切割裝置,包括切割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切割刀具安裝在船舶艉管或美人架的外壁上并跨過船舶艉管或美人架與螺旋槳槳鼓之間的槽,所述切割刀具朝螺旋槳的端面和外側面設有刀刃。
所述切割刀具沿與船舶艉管或美人架軸向平行的方向安裝在船舶艉管或美人架的外壁上。
所述切割刀具沿與船舶艉管或美人架軸向傾斜的方向安裝在船舶艉管或美人架的外壁上。
所述安裝在船舶艉管或美人架外壁上的切割刀具沿船舶艉管或美人架圓周方向均勻布置。
所述安裝在船舶艉管外壁上的切割刀具有兩把,它們分別安裝在船舶艉管外壁上對稱的兩側。
所述切割刀具為棱形條狀物,其刀具的刀刃設置在外棱角上。
所述切割刀具朝螺旋槳的端面的棱角上設有刀刃。
所述切割刀具由刀片和導桿組成,所述刀片鑲嵌在刀桿中,或焊接在刀桿上,或通過螺釘緊固在刀桿上。
本發明工作原理如下:當螺旋槳被纜繩纏繞時,纜繩在螺旋槳帶動下圍繞艉管轉動,逐步嵌入艉管和螺旋槳槳鼓之間的槽內,在螺旋槳與艉管和螺旋槳槳鼓之間的槽的共同作用下,纜繩緊壓在刀具上,此時,刀具的刀刃對纜繩進行切割,直至纜繩斷裂。當大面積的漁網纏繞在螺旋槳槳轂和尾軸上時,刀具的側刃對漁網進行切割,直至斷裂。
本發明由于在刀具的端面和側面均設置刀刃,因此,利用端面刀刃用于切割較粗的纜繩,利用側面刀刃還可以切割面積較大的漁網等纏繞物,特別是采用切割刀具跨過船舶艉管和螺旋槳槳鼓之間的槽安裝在船舶艉管的外壁上的特征,使其能大幅度提高切割效率,徹底切除纏繞在螺旋槳上各種物質,并具有較長的壽命。
本發明所述的螺旋槳纏繞物自動切割裝置利用螺旋槳的旋轉能自動對纏繞物進行切割,它結構簡單,切割徹底、效率高,可應用于各種船舶,防止由螺旋槳被纏繞而引發的故障。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刀具主視圖。
圖4是刀具俯視圖。
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由切割刀具2組成,該切割刀具2由刀片5和刀桿6構成,參見圖3至圖5。所述切割刀具2為棱形條狀物,可以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或六棱柱,本實施例采用四棱柱體,其底面為與船舶艉管的外壁相對應的圓弧面,其朝螺旋槳的端面為平面,另一端面為斜面,在刀桿6朝螺旋槳1的端面的棱角上設有刀片5。在刀桿6外表面棱角上也設有刀片5。刀片5可以鑲嵌在刀桿6中,也可以焊接在刀桿上,還可以通過螺釘緊固在刀桿上。使切割刀具2朝螺旋槳1的端面和外側面均有刀刃。
上述切割刀具2通過螺釘4安裝在船舶艉管3(或美人架)外壁上對稱的兩側,參見圖1和圖2。所述切割刀具2的縱向與船舶艉管3軸向平行,也可以不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835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烴的反應裝置
- 下一篇:含酚廢水的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