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合成的1,2-雙亞油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脂及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8060.5 | 申請日: | 2008-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939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江洪;楊長舉;華紅霞;涂偉;喬利利;顧曉娜;陳勇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69/58 | 分類號: | C07C69/58;C07C67/08;A01N37/06;A01P7/00;A23B9/26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070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合成 雙亞油酰基 硬脂 甘油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合物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儲糧害蟲具有觸殺作用的1,2-雙亞油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脂化合物的合成,該化合物可用作儲糧害蟲谷蠹(Rhyzoperthadominica(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zeantais(Motschulky))和赤擬谷盜(Tribolium?ferrugineumFabricius)的防治。
背景技術
儲糧害蟲對糧食貯藏造成巨大損失,我國每年收獲后糧食因儲糧害蟲而造成的損失高達5%左右。對儲糧害蟲常用熏蒸劑和防護劑來防治。如用氯化苦、敵敵畏、溴甲烷和磷化氫等,但這些藥劑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氯化苦由于自身的不良特性和潛在的致癌作用,現已不被大量使用;敵敵畏因其鉆透性差,只能用于表面和空倉消毒,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溴甲烷對大氣臭氧層有破壞作用。儲糧害蟲現已對磷化氫產生了嚴重的抗藥性,致使藥效下降,用藥量不斷增加,同時磷化氫是劇毒氣體,長期接觸對人還會有致癌作用,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探尋綠色防護劑是今后安全貯糧的方向。有資料表明,一些植物的提取液具有較好的防治儲糧害蟲的功效,目前已發現大約有200種以上的植物提取液具有防治儲糧害蟲的作用。但人們對大多數植物提取液的有效化學成分并不十分清楚,同時如果直接利用植物提取物來防止這些害蟲,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來種植它們,而且加工量太大,也不便于貯藏與運輸。因此探明它們的有效成分,然后進行人工化學合成將是一個充滿前途的方向。華中農業大學楊長舉教授在研究用葫蘆巴植物提取液防止害蟲時,發現其中的一個主要成分是1,2-雙亞油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酯。作為可食用性的甘油酯,該種物質是綠色安全的,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但由于直接從植物中提取,因含量太低,難以實際應用,因此在此基礎上,發明者對1,2-雙亞油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酯化合物的人工合成進行了研究探索,并成功地得到了目標產物,通過生理活性測試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1,2-雙亞油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脂化合物與從葫蘆巴植物提取的化合物一樣,具有很好的防治儲糧害蟲的活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人工合成對儲糧害蟲具有殺蟲作用的化合物,發明人將其命名為1,2-雙亞油酰基-3-硬酯酰甘油脂。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研制該合成的化合物的制備方法以及在防治儲糧害蟲特別是在防治儲糧主要害蟲如谷蠹(Rhyzopertha?dominica(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zeantais(Motschulky))和赤擬谷盜(Tribolium?ferrugineum?Fabricius)的應用。
解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申請人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得到一個新的殺蟲化合物,其結構式如下所示:
式中:Rlin代表亞油酰基;Rst代表硬脂酰基。
申請人將上述化合物命名為1,2-雙亞油酰基3-硬酯酰甘油脂。
中間體1-硬酯酰甘油酯的制備反應如下式所示:
具體方法是:先將甘油與丙酮(摩爾比為1∶1~1∶2)混合,用對甲基苯磺酸(質量百分比5%-20%)作為催化劑,二氯甲烷(甘油體積的2~10倍)做溶劑和帶水劑、也可用其他物質作為溶劑和帶水劑如三氯甲烷(甘油體積的2~10倍)、苯(甘油體積的2~10倍)、甲苯(甘油體積的2~10倍)或石油醚(甘油體積的2~10倍),反應時間為3-24小時,得到1,2-位羥基被保護的縮醛結構。當分離出的水量與甘油的摩爾量相等時,然后向反應器中加入硬脂酸(與甘油的摩爾比為1∶1~1∶1.2),繼續回流反應,當分離出的水量與甘油的摩爾量相等時,然后用2.0mol/L鹽酸在室溫下催化去保護,得到中間體1-硬脂酰甘油酯。
終產物的合成,反應式如下所示:是將中間體1-硬脂酰甘油酯在二氯甲烷中(質量為1-硬脂酰甘油酯的2~10倍)與2-2.5倍摩爾數的亞油酸反應得到,也可以用其他溶劑如三氯甲烷、四氫呋喃、乙酸乙酯、苯、石油醚代替二氯甲烷做溶劑。在該步反應中,因亞油酸易氧化,采用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作為反應的脫水劑,4-二甲氨基吡啶(DMAP)做催化劑,反應可在室溫下進行。反應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農業大學,未經華中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80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