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液壓自鉆式旁壓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7864.3 | 申請日: | 2008-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0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奇;劉銀;吳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奇;劉銀;吳茂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E21B7/00;E21B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鉆式旁壓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土工勘察儀器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旁壓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的旁壓設備都因為輔助設備繁多,操作復雜,設備聯接時耽誤工時等問題沒有在我國得到大面積推廣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土工旁壓試驗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的全液壓自鉆式旁壓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全液壓自鉆式旁壓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全液壓自鉆式旁壓儀、泥漿動力泵1、數據測控儀2、屏蔽電纜3、高壓膠管4、鉆桿5、升降機6;泥漿動力泵1的輸出端由高壓膠管4與鉆桿5上端的中心孔相連通;鉆桿5設置在升降機6的升降機構上;數據測控儀2由屏蔽電纜3與全液壓自鉆式旁壓儀的密封電子倉11相連;使用時,全液壓自鉆式旁壓儀設置于鉆孔內;
全液壓自鉆式旁壓儀包括液壓動力裝置、旁壓裝置、自鉆裝置;液壓動力裝置的上端與鉆桿5的下端螺紋連接;液壓動力裝置的下端與旁壓裝置的上端固定連接;旁壓裝置的下端部與自鉆裝置的上端部螺紋連接;
旁壓裝置包括液壓缸12、連接套筒14、推進滑塊15、扇形橫壓塊16、旁壓架17;旁壓架17由上環盤22、支撐桿23、下環盤25組成,上環盤22與下環盤25由3~12個均布的支撐桿23固定連接,旁壓架17上構成與支撐桿23的個數相對應的旁壓孔24;扇形橫壓塊16的個數與旁壓孔24的個數相對應,旁壓架17的每一旁壓孔24內設一扇形橫壓塊16;扇形橫壓塊16的內側成斜面狀,扇形橫壓塊16的下端厚度大于扇形橫壓塊16的上端厚度,扇形橫壓塊16的內側沿軸向設有燕尾槽26;推進滑塊15上設有與扇形橫壓塊16的個數相對應的滑頭,滑頭位于相對應的扇形橫壓塊16的燕尾槽內;連接套筒14的上端部與液壓缸12的缸體的下端部螺紋連接,液壓缸12的活塞桿13的下端部穿過連接套筒14與推進滑塊15螺紋連接,連接套筒14的下端部與旁壓架17的上端部螺紋連接。
液壓動力裝置包括油箱9、液壓泵10、密封電子倉11,油箱9的上端與鉆桿5下端螺紋連接,油箱9的下端與液壓泵10的上端固定連接,液壓泵10的下端與密封電子倉11的上端固定連接,密封電子倉11的下端與旁壓裝置的液壓缸12的缸體的上端固定連接。
自鉆裝置包括自鉆架18、液壓馬達19、鉆頭20、沖洗液管8,液壓馬達19位于自鉆架18內并與自鉆架18固定連接,液壓馬達19的輸出軸由聯軸器與鉆頭20相連,鉆頭20位于液壓馬達19的下方;自鉆架18的上端部與旁壓裝置的旁壓架17的下端部螺紋連接;沖洗液管8的上端與鉆桿5下端的中心孔相連通,沖洗液管8的下端穿過連接套筒14,然后穿過推進滑塊15與扇形橫壓塊16構成的孔,再穿過旁壓架17位于鉆頭20的上方。
所述的扇形橫壓塊16外設有磨擦片21,磨擦片21與扇形橫壓塊16采用沉頭螺栓聯接,磨擦片21位于旁壓架17的支撐桿23的外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旁壓裝置采用液壓缸、連接套筒、推進滑塊、扇形橫壓塊、旁壓架,液壓缸的活塞桿伸出時,推進滑塊下移,由于扇形橫壓塊的內側成斜狀,扇形橫壓塊向外擴張,向周圍的土體施加橫向載荷;液壓缸的活塞桿縮回時,推進滑塊上移,扇形橫壓塊向內收回;其結構簡單、操作簡便。
將液壓動力裝置設置于地面以下并與旁壓裝置固定連接的結構形式與以往的旁壓試驗裝置相比,不再需要地面以上的高壓氮氣瓶、水箱以及聯接水箱與地面以下旁壓儀的長距離高壓膠管,使整個旁壓設備更加緊湊、簡潔;液壓動力裝置同時提供自鉆裝置與旁壓裝置的動力以及旁壓裝置的壓力介質,使自鉆裝置與旁壓裝置的動力合二為一,不再需要以往為自鉆裝置提供動力的地面鉆機,達到了簡化輔助設備的目的;以往長距離高壓膠管在內部高壓水的作用下發生彈性變形是影響測試精度的重要問題,改進后的旁壓裝置不再需要長距離高壓膠管,可提高測試精度。
在扇形橫壓塊外設有可以更換的磨擦片,可針對不同的土體選擇合適的磨擦片以提高測試精度;磨擦片本身為易損件,旁壓過程中可能發生變形,因此當磨擦片損壞后可以更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沿A-A線的剖視圖;
圖3是圖2沿B-B線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旁壓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扇形橫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左視圖;
圖8是圖7的俯視圖;
圖9是圖7的仰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奇;劉銀;吳茂,未經陳奇;劉銀;吳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78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