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連續墻設備的打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7822.X | 申請日: | 2008-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5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黎明中;李晨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京冶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5/00 | 分類號: | E02D35/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080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連續 設備 打撈 方法 | ||
1.地下連續墻設備的打撈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1)打撈裝置的準備:打撈裝置包括第一吊車(1)、第二吊車、第一吊車鋼絲繩(2)、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第一打撈鉤(5)、第一吊耳(6)、第二吊車鋼絲繩(8)、第二液壓提升裝置(9)、第二打撈鉤(10)、第二吊耳(11)、第一固定連接鋼絲繩(13)、第一卸扣(14)、第二固定連接鋼絲繩、第二卸扣;成槽前將抓斗(7)的上端部的右側、左側分別對應焊接第一吊耳(6)、第二吊耳(11);
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與第二液壓提升裝置(9)的結構相同,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包括扁擔(12)、底座(15)、第一液壓缸(16)、第二液壓缸(17)、提升架(18);第一液壓缸(16)、第二液壓缸(17)分別對應位于底座(15)上面的右部、左部,第一液壓缸(16)的缸體、第二液壓缸(17)的缸體分別底座(15)固定連接;提升架(18)由頂板、前側板、后側板組成,前側板、后側板分別對應位于頂板的前后側并構成一體結構,前側板、后側板上設有扁擔孔(19),扁擔(12)插入前側板、后側板上的扁擔孔(19)中;第一液壓缸(16)的活塞桿、第二液壓缸(17)的活塞桿分別對應與提升架(18)的頂板的右部、左部鉸接;底座(15)上設有底座鋼絲繩孔(21),提升架(18)的頂板上設有提升架鋼絲繩孔(20);
2)用測繩測準被夾制在槽(4)內的抓斗上的第一吊耳(6)、第二吊耳(11)的位置及深度;依據所測的第一吊耳(6)、第二吊耳(11)位置,在地面相應位置上分別安放好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第二液壓提升裝置(9);
3)第一吊車鋼絲繩(2)的上端與第一吊車(1)的吊鉤相連,第一吊車鋼絲繩(2)的下端穿過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的提升架(18)的頂板上的提升架鋼絲繩孔(20)、底座(15)上的底座鋼絲繩孔(21),然后穿過第一打撈鉤(5)上的連接孔(23)與第一打撈鉤(5)固定連接;
第二吊車鋼絲繩(8)的上端與第二吊車的吊鉤相連,第二吊車鋼絲繩(8)的下端穿過第二液壓提升裝置(9)的提升架的頂板上的提升架鋼絲繩孔、底座上的底座鋼絲繩孔,然后穿過第二打撈鉤(10)上的連接孔與第二打撈鉤(10)固定連接;
4)將第一打撈鉤(5)、第二打撈鉤(10)放入槽(4)內,依據測繩所測深度,通過第一吊車下放第一吊車鋼絲繩(2)使第一打撈鉤(5)至第一吊耳(6)附近,通過第二吊車下放第二吊車鋼絲繩(8)使第二打撈鉤(10)至第二吊耳(11)附近;然后向第一吊耳(6)處擺動第一吊車鋼絲繩(2),使第一打撈鉤(5)鉤住第一吊耳(6),向第二吊耳(11)處擺動第二吊車鋼絲繩(8),使第二打撈鉤(10)鉤住第二吊耳(11);
5)當第一吊車(1)慢慢提鉤時,一旦受力就證明第一打撈鉤(5)已鉤住第一吊耳(6);當第二吊車慢慢提鉤時,一旦受力就證明第二打撈鉤(10)已鉤住第二吊耳(11);此時,將第一固定連接鋼絲繩(13)套掛在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的扁擔(12)上,然后將第一吊車鋼絲繩(2)由第一卸扣與第一固定連接鋼絲繩(13)固定連接;將第二固定連接鋼絲繩套掛在第二液壓提升裝置(9)的扁擔上,然后將第二吊車鋼絲繩(8)由第二卸扣與第二固定連接鋼絲繩固定連接;
6)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第二液壓提升裝置(9)的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開始同步分級加壓,每級壓力為20t,每級加壓穩定10分鐘至20分鐘;當槽(4)內的抓斗被提動,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第二液壓提升裝置(9)的油壓表反映油壓值不再增大時,抓斗已逐級提升到脫離夾制區;
7)抽出第一液壓提升裝置(3)、第二液壓提升裝置(9)的扁擔,第一固定連接鋼絲繩(13)、第二固定連接鋼絲繩分別脫離扁擔,第一吊車(1)、第二吊車起吊,將抓斗從槽(4)內提升上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京冶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京冶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782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交換網中繼線路測試方法、測試系統及測試服務器
- 下一篇:基板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