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拆卸潛水器四支點式導接頭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7360.1 | 申請日: | 200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192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崇健;余建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3C11/52 | 分類號: | 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30064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拆卸 潛水 支點 接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布放和回收潛水器的導接頭(Docking?Head),屬于布放與回收(Launch?and?Recovery)潛水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潛水器分成四類:纜控無人深潛器,簡稱ROV(Remotely?Operated?Vehicle),可以由甲板控制人員通過遙控機械手和電視,進行長時間、大功率的水下作業;深海拖曳測繪系統,簡稱TMS,由母船拖曳航行,適用于拖帶水聲裝置進行全局性大面積的海底地形地貌測繪;無人無纜自治深潛器,又稱自治水下機器人,簡稱AUV,可以水下預編程航行,適用于區域性詳細勘查;載人深潛器,簡稱HOV,可以攜帶海洋科學家進入海洋深處,在海底現場直接觀察、分析、評估、操作機械手實現高效作業。ROV和TMS為與水面母船之間有纜的潛水器,AUV和HOV則為無纜潛器。
布放和回收是潛水器潛水作業全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潛水器安全使用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布放和回收是由母船上的布放回收裝置完成的。對潛水器布放回收裝置的基本要求是:能適應惡劣氣候條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安全、可靠地工作,能保護潛水器不受損壞。為此必須解決兩個關鍵問題:防止過大動載荷及對潛水器“止蕩”。
導接頭安設在潛水器和收放裝置之間,是潛水器與收放裝置之間的吊放聯接接口,其性能直接影響回收潛水器的適用海情。現有技術中已存在一些結構形式的潛水器導接頭,但適用的海情不高,且導接頭與布放回收裝置之間采用固定聯接,導接頭不能被方便的連接安裝和拆卸,因此這種布放回收裝置不具有通用性,其使用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性能好、便于與布放回收裝置連接和拆卸的的可拆卸潛水器四支點式導接頭。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有構架4,構架中部設有穿纜孔5,其不同之處在于在構架上面穿纜孔的兩側設置有吊板3,吊板的上端設置銷軸孔,在構架的下方四角分別安設前、后彈性支腳,包括兩個前彈性支腳6和兩個后彈性支腳1,在構架的兩側還設置有抗橫搖阻尼件連接基座2,抗橫搖阻尼件連接基座的端頭設有連接銷孔。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構架呈蝶形,四角布設的前、后彈性支腳連線成矩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前、后彈性支腳由兩級彈性套筒構成,前、后彈性支腳的固定外套與構架四角相固聯并從構架底面向下延伸一段距離;前、后彈性支腳的下端接頭分別與潛水器的定位支點相配置。
本發明使用時安設在布放回收裝置和潛水器之間,其中吊板上的銷軸孔通過銷軸與布放回收裝置的升降柱相連接,兩側抗橫搖阻尼件連接基座的連接銷孔與布放回收裝置上的阻尼器相接,布放回收裝置的吊纜穿過穿纜孔與潛水器相接,即完成導接頭的安裝。當潛水器浮出水面準備起吊時,前、后彈性支腳通過下端接頭與潛水器上的定位支點相銜接,一方面可起緩沖作用,同時通過抗橫搖阻尼件的共同作用能起到更好的止蕩和抗擺效果,并保護潛水器不受碰撞,實現潛水器的平穩布放和回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前后四個彈性支腳的結構,通過下端接頭與潛水器上的定位支點相銜接,形成四個支點的支撐,這樣不僅使導接頭與潛水器的吊放銜接十分方便,而且支撐的狀態穩定,在彈性支腳和抗橫搖阻尼件的共同作用下,緩沖性能好,具備更好的止蕩和抗擺效果,布放回收的安全性更高,從而提高了潛水器的適用海情;2.導接頭可從布放回收裝置方便的裝上和拆卸,以便其它導接頭的安設,這樣提高了布放回收裝置的通用性和使用效率,使布放回收裝置可以同時應用于其它類型的深潛器的布放回收,從而使母船的航次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圖及使用狀態圖,上下雙點劃線部分分別表示布放回收裝置和潛水器。
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右視圖。
圖4為圖3中的A-A剖視圖。
圖5為圖3中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包括有構架4,所述的構架呈蝶形,構架中部的盤座中設有穿纜孔5,在構架上面穿纜孔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吊板3,吊板的上端設置銷軸孔,用以與布放回收裝置的升降柱相連接,在構架的下方四角分別安設前、后彈性支腳,包括兩個前彈性支腳6和兩個后彈性支腳1,四角的前、后彈性支腳連線成矩形,左右結構相對稱;所述的前、后彈性支腳由兩級彈性套筒構成,包括有固定外套,固定外套由上、下外套12、10構成,在上外套內安設有二級彈簧7和限位滑座8,在下外套內安設導向滑筒11并在導向滑筒內配置一級彈簧9,在下外套內下方設置軸承套密封組件13,與導向滑筒外徑相配置,導向滑筒的下端通過螺栓14聯接下端接頭,其中前彈性支腳的下端接頭為錐形筒16,后彈性支腳的下端接頭為圓弧或圓錐凸塊15,由此構成兩級彈性套筒。前、后彈性支腳通過下外套10與構架四角相固聯并從構架底面向下延伸一段距離;前、后彈性支腳的下端接頭分別與潛水器的前、后定位支點相配置,其中前定位支點呈錐形,與前彈性支腳的下端的錐形筒16相配接,后定位支點為凹孔狀,與后彈性支腳的下端的圓弧或圓錐凸塊15相配接,用以完成導接頭與潛水器的對接定位和四支點支撐。在蝶形構架的兩側近后彈性支腳側設置有抗橫搖阻尼件連接基座2,抗橫搖阻尼件連接基座的端頭設有連接銷孔,用以與布放回收裝置上的阻尼器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未經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73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