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菌防臭纖維織物在殺滅藻類中的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6825.1 | 申請日: | 200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4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繼紅;張翌;張磊;白萱;王三應;曾穎玥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50 | 分類號: | C02F1/50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079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菌 防臭 纖維 織物 殺滅 藻類 中的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除藻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抗菌纖維織物在殺滅藻中的用途,尤其適用于藍綠藻水華的治理。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工業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工農業廢水的排放,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人工養殖產業自身污染,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現象日趨嚴重,已成為世界各國所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也成為我國最緊迫的環境問題。根據最近的調查,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別有53%、28%、48%和41%的湖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現象,亞太地區54%的湖泊處于富營養化狀態。我國是一個多湖泊的國家,目前湖泊富營養化問題也日趨嚴重。90年代以來,全國淡水水體的富營養化狀況加重,60%的天然淡水湖泊有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污染現象。
淡水水體富營養化危害最大的的一個表征是藍藻水華暴發。從本質上講,水華是以藍藻為載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的結果。富營養化的湖泊和水庫,因水體富含P、N等營養元素,當N/P比值達到15~20時,只要氣溫、光照、水文、氣象等外部條件適宜,浮游生物(尤其是藍藻)就會快速繁殖生長,甚至在水表聚合成數厘米厚的藍綠色的藻漿,暴發水華。
水華爆發時,大量生長的水華藻類會影響和改變水的理化性質,降低水體的透明度和溶解氧,窒息浮游動物和魚類,產生難聞的氣味,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水體的景觀和水的利用價值。更為嚴重的是許多水華藻類會產生毒素,可以殺死浮游動物、魚類和野生動物,并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的健康。自從1878年Francis首次發現泡沫節球藻(Nodularia?spumigena?Mert)水華能夠引起家畜、禽類中毒、死亡以來,有關藻類水華引起的野生動物、魚類、家禽及寵物中毒、死亡的報道很多,世界各地經常發生藻類毒素中毒事件。在巴西,藍藻毒素(Cyanotoxin)甚至引發過嚴重的死亡事件,淡水水體中的藍藻毒素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藍藻門至少有20個屬的50多種可以產生毒素,其中較為常見,也是研究較多的有微囊藻屬、魚腥藻屬、顫藻屬、束絲藻屬等。
藍藻水華的危害表現如下:
1.對人類健康具有很大危害性。人們在洗澡、游泳及其它水上運動時,接觸含藻毒素水體可引起眼睛和皮膚過敏;少量喝水可引起急性腸胃炎;長期飲用則可能引發肝癌。
2.家畜及野生動物飲用了含藻毒素的水后,會出現腹瀉、乏力、嘔吐、嗜睡等癥狀,甚至死亡。
3.藍藻對水生生物有影響。藍藻能釋放生物毒素類次級代謝物,含一定濃度藻毒素的水體可使魚卵變異,蚤類死亡,魚類行為及生長異常,水華暴發也常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另外,在水生脊椎動物及無脊椎動物體內積累的藻毒素,包括魚、貝和浮游動物等,有可能通過食物鏈的累積效應而危害人體健康。
4.含毒素的藍藻細胞在水體中的遷移,如與粘土共沉淀,或被水生生物捕食后隨其顆粒排泄物沉淀等途徑,使毒素積累并滯留在底質中,對水環境可能產生持續的影響。
5.當水華出現時,水面被厚厚的藍綠色湖靛所覆蓋,甚至在岸邊堆積,藻體死亡時還會散發惡臭,嚴重破壞景觀。
鑒于藍藻水華對環境及人類存在的危害性,對其進行控制和消除勢在必行。藍藻水華尤其是大型湖泊中的藍藻水華的治理是世界性的難題,除了降低水體中N、P營養鹽水平外,世界許多國家對藍藻水華的治理嘗試了許多方法,歸結起來有以下方法:
1.物理除藻
超聲波法:利用超聲波的機械振動、聲流和空化效應造成生物細胞組織的損傷、斷裂或粉碎,使生物組分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高效節能地破壞藍藻天然復合物的關鍵組分,或抑制其生物合成,從而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以達到抑制藍藻生長、防止水華暴發的目的。此方法的缺點是會對除了藻類以外的大型生物,如魚類,螺螄造成影響。
過濾法:直接將水華的水泵出在管道上加層濾網即可濾出水華藻類,優點是操作簡便,缺點是過濾時間長了濾網會堵塞需要定期清理濾網,且該方法對大型水華水體不適用。
脫水法:通過重力斜篩自動脫水設備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后形成的藻漿經去毒處理,將成為上好的有機肥料或飼料。此方法較為經濟,但同樣不適用于大型水華水體。
2.化學除藻:利用除草劑、殺藻劑及金屬鹽等來控制水華,例如用硫酸銅治藻,硫酸銅在水中分解的Cu2+與藻體中的蛋白質結合,蛋白質變性,藻體死亡。但該法治療效果不十分理想,原因是藍藻繁殖很快,一旦優勢種群形成,即使當天用藥見效,過一兩天又會大量繁殖出現。除此之外,化學除藻還容易給水體帶來二次污染,不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師范大學,未經華中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68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娛樂用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新型多電機傳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