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滲透系數測定儀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5919.7 | 申請日: | 2008-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45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14 |
| 發明(設計)人: | 虞修競;蔡國軍;付小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曉萍 |
| 地址: | 610051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橋***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滲透 系數 測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應用于研究重力水在地下飽水帶,在穩定流的條件、層流狀態下的運動規律的滲透系數測定儀有關。
背景技術:
研究重力水在地下飽水帶、在穩定流的條件下地下水運動的基本定律為達西定律,即
式中:Q-滲透流量(在試驗中出口處流量為通過砂柱各斷面的流量);
F-過水斷面(在實驗中相當于砂柱橫斷面積);
h-水頭損失(h=H1-H2,即上下游過水斷面的水頭差);
L-滲透長度(上下游過水斷面的距離);
I-水力坡度(相當于即水頭差除以滲透長度);
K-滲透系數。
此即達西公式。
從水力學已知,通過某一斷面的流量Q等于流速V與過水斷面F的乘積即:
Q=FV
或據此及公式,達西定律也可以另一種形式表達之:
V稱作滲透流速,其余各項意義同前。
式中各項的物理涵義為;
V:在上面引用水力學中的公式Q=FV時,式中的過水斷面F系指砂柱是橫斷面面積;在該橫斷面積中,包括砂粒所占據的面積及孔隙所占據的面積。由此可知,V并非實際流速,而是設水流通過整個斷面F時的流速。
I:水力坡度為沿滲透途徑的水頭損失與相應滲透途徑長度的比值。水在空隙中運動時,受到隙壁以及水質點自身的摩擦阻力,克服這些阻力保持一定流速,就要消耗機械能,從而產生水頭損失。所以,水力坡度可以理解為水流通過某一長度滲透途徑時,為克服摩擦阻力,保持一定流速以耗失的水頭形式表現的機械能。在利用這一公式確定水力坡度時,應當注意,水頭差h與滲透L必須對應。
K:從達西定律V=KI可以看出,水力坡度I是無因次的,故滲透系數K的因次與滲透速度V相同,一般采用米/秒為單位。令I=1,則V=K。意即滲透系數為水力坡度等于1時的滲透流速。水力坡度為一定值時,滲透系數愈大,滲透流速就愈大。滲透流速為一定值時,滲透系數愈大,水力坡度愈小。由此可見,使用滲透系數可定量說明巖石的透水性能。滲透系數愈大,巖石的透水能力愈強。在空隙連通的前提下滲透系數與巖石中空隙的大小與多少有關。
此外水流在巖石空隙中運動,需要克服隙壁及水質點之間的摩擦阻力;所以,滲透系數不僅與巖石的空隙性質有關,還與水的某些物理性質有關。如果我們假想粘滯性不同的兩種液體在同一巖石中運動時,則粘滯性大的液體滲透系數就會小于粘滯性小的液體。通常情況下研究地下水的運動時,由于水的物理性質變化不大,可以忽略,而把滲透系數看成單純說明巖石滲透性能的參數。但在特殊條件下,例如在研究溫熱水運動時,由于溫度升高加可使水的粘滯性顯著降低,就不能加以忽略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理工大學,未經成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591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