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基或陸基或半浮的房屋及其用途及其可變減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5682.2 | 申請日: | 2008-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992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明(設計)人: | 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吉彬 |
| 主分類號: | E04H9/02 | 分類號: | E04H9/02;E04B1/98;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4000四川省樂山市沙***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房屋 及其 用途 可變 減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案涉及一種水基或陸基或半浮的普通低層房屋及其浮倉,還涉及用于抗天災,包括涉及防火的房屋,涉及防洪及防泥石流的房屋,涉及有蓄水池抗旱的房屋,涉及防全球變暖的水空調房屋,涉及移位的房屋,尤其是減震的普通低層房屋。水基或陸基的區別在于房屋的重量是由水面還是地面接觸而承重,兩者都有則是半浮,兩者兼有還可取其側重,房屋在陸地的水池中漂浮也是水基;這里漂浮的房屋可以是浮體但不是船,是由于這里的房屋除能漂浮外,即無船槳,也無流線型船形,也無中轉及運輸物資的功能。所訴普通低層房屋能漂浮,即包含輕質房屋更能漂浮。
技術背景
幾千年來人類的文明幾乎淹沒在天災人禍的歷史中,除生物災害外,天災主要包括洪水.旱災.火山噴發.火災.地震.全球變暖.海嘯.暴風,冰雹.冰雪.滑坡.泥石流等等;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年四季抗災都應接不暇,我發現天災人禍都涉及房屋的使用性能。
在此重點說抗震為主,引用相關信息,地球上每年發生一次8級地震,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上世紀,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一半,都發生在中國,中國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
現在采用橡膠減震器在9度地震烈度可衰減60%地震威力,而在地震斷裂帶上的背景地震烈度很高,11度地震烈度意味著可發生1米的地震波幅,也就是減震緩沖行程要求達到0.5米以上,除非房屋浮在水面上才有這種緩沖行程抗震,因而抗極限地震一直是抗震的禁區,而我們即要愛護生命,也要愛護家園,本案的理想是一勞永逸地解決低層房屋的減震問題。目前地震預報是世界難題,但是沒人說低層房屋減震是世界難題,現實趨勢要求抗極限地震總有挑戰的開始,地震留下廢墟也考驗人們的智慧,遺憾的是,農村及山區抗震的經濟條件差,應當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資源進行抗震。
在專利申請92113228.x為<<半潛式構筑體>>中,已知現有建于水中半浮的房屋是將房屋內部空間作為浮體,其房屋的主體在水中,其房屋下部穩固地坐落于水底,房屋上部露于水面,目的是利用水中空間建房。相反房屋的主體在水面上就該稱為半浮式構筑體。
已知專利申請200320110565.2為<<一種水陸兩用住宅>>中,已知其水陸兩用房屋的底部有輪子而可移動,房屋內部空間可作為浮體,以防水災。
已知熱帶雨林中的木結構房屋常固定建于豎立的木地樁上主要是防潮,現實表明木地樁因柔韌性及水平彈性而有減震性能,。
在中國專利申請97180725.6為<<平面效應滑行浮體>>中,說明了一種氣墊船,根據圖紙清楚反映了在船體底部有一個下開口能與水面密封空氣的浮倉,盡管未要求浮倉保護,但一個有下開口空氣浮倉的水面浮體已經存在了。
已知老式氣焊的電石氣體發生裝置,就是一個下開口氣體的桶狀浮倉垂直置于大水桶中,電石水解而產生的乙炔氣體將桶狀浮倉浮起,并受重力而產生氣壓供氣焊使用;因而一個下開口有氣體的浮倉是公有技術,其下開口空氣浮倉的創新技術在于用途的內含意義。
我們知道大地震中固定建于豎立的木地樁上的房屋也易損壞。
我們知道采用浮在水面的房屋或船不怕地震,但還需解決大量技術問題,一方面由于沒有相關的技術安全措施,當水面的房屋意外傾斜或下沉時將威脅人員安全,比如說單層房屋的減震下沉行程為0.6米,房屋外部吃水深度為1米,則房屋意外下沉時室內水深將為1.6米而威脅兒童安全,兩層房屋就更不用說了。另一方面將普通永久性低層房屋浮于水面上的重量較大,經濟成本也大,故實際中將普通低層房屋用于水面上減震是很難運用的。困難還在于,以年度衡量活水或死水或普通水體是變化的,尤其是在地震中更不能確保水體的可靠狀態。還在于房屋的平衡同樣重要。因而水面減震的房屋不同于其他技術,必須將涉及的難題同時解決才有意義,而不僅僅將房屋浮于水面上就夠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一種水基或陸基或半浮的低層房屋及其用途及其可變減震的方法。根據抗震先抗強的原則,本發明總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水土木實現普通的房屋成為減震機器,順便實現抗天災的房屋,而抗人禍誰都可以能抗。
是首次以經濟又實用的普通低層房屋破除超大地震危害的方案;并且為實現減震房屋經濟利用的最大化,其房屋還兼備防全球變暖的水空調功能,房屋也有滅火功能,也有蓄水池抗旱功能,還有防洪及防泥石流功能,房屋也有移位功能,本案的重點是房屋的可變減震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吉彬,未經劉吉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56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在無線電通信系統中控制載荷匹配的方法
- 下一篇:整合式數字廣播接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