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活性3,4-二氫-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氫-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4971.0 | 申請日: | 200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165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鄧勇;周鳴強;沈怡;嚴忠勤;鐘裕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11/04 | 分類號: | C07D311/04;C07D31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活性 羧酸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藥物化學領域,是藥物中間體——具有光學活性的3,4-二氫-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I)和3,4-二氫-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II)的制備新方法。
(式中R1,R2表示H、鹵素、C1~C12烷基、C3~C7環烷基、C6~C12芳基、C1~C12烷氧基、C6~C12芳氧基、C1~C12烷硫基、C6~C12芳硫基、硝基、羧基、羥基、CF3、NR3R4;R3,R4表示H、C1~C12烷基、C6~C12芳基;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手性碳原子的構型為S或R)
背景技術
光學活性R或S構型的3,4-二氫-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I)和3,4-二氫-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II)是合成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β1和α2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醛糖還原酶抑制劑、選擇性阿片受體激動劑和抗真菌藥物等的重要中間體。國外文獻:歐洲專利0334429(EP?0334429),歐洲專利0488047(EP?0488047),Arzneimittel-Forschung?1994,44(3),344,J?Label?CompdRadiopharm?2002,45,1115;國內文獻:中國專利1629154(CN?1629154),存機化學2005,25(2),201,描述了該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這些方法均以外消旋的3,4-二氫-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氫-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為原料,通過與不同手性有機胺反應,形成非對映異構體的酰胺或銨鹽,利用非對映異構體酰胺或銨鹽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差異,經重結晶分離出R或S構型的3,4-二氫-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氫-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這些方法的反應式如下:
方法一:
方法二:
上述兩種方法均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方法一需用到刺激性強、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二氯亞砜;與手性胺反應形成的非對映異構酰胺化合物,需經多次重結晶才能將非對映異構體完全分離,導致拆分收率較低;并且拆分后所得酰胺化合物需在較強烈的酸性或堿性條件下水解,才能得到光學活性的3,4-二氫-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類化合物或3,4-二氫-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此水解條件易導致產品的外消旋化,降低其光學純度。方法二利用羧酸直接與手性胺反應,得非對映異構體銨鹽化合物,雖避免較強烈的酸性或堿性水解條件,但非對映異構體銨鹽重結晶拆分收率仍較低。因此,現有的制備光學活性3,4-二氫-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氫-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方法存在生產成本高、大量制備困難,環境污染嚴重,操作繁瑣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收率高、成本低、反應條件溫和、后處理簡便、反應環境友好、可大量制備具有光學活性的3,4-二氫-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氫-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類化合物的新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49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