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輪機抽汽調節閥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4635.6 | 申請日: | 2008-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540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強宏志;王建偉;袁朝興;李勁松;徐瓊鷹;漆小兵;艾松;潘家成;陶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17/00 | 分類號: | F01D17/00;F16K1/22 |
| 代理公司: | 德陽三星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克勤;段雪茵 |
| 地址: | 6182***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輪機 調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輪機調節閥,具體說,是一種汽輪機抽汽調節閥。
背景技術
汽輪機在滿足發電的同時,還需要為熱網其它用戶提供蒸汽,通常在汽輪機上需增設抽汽裝置,將蒸汽抽出。抽汽時,要對蒸汽參數進行動態調控,故設置有調節閥。該閥是由多只并列的調節閥構成的閥組,與汽缸是同體結構,即以汽缸的缸體為閥體,閥蓋直接與缸體連接,閥門的其它部件布置在閥蓋內。與以往設計的調節閥相比存在以下問題:
(1)閥門卸載度采用的是100%卸載,調節的穩定性差;
(2)對于工業的抽汽調節閥,傳統設計一般采用預啟閥卸載,使閥門結構復雜,同時預啟閥本身容易卡澀、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汽輪機抽汽調節閥,該調節閥的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調節效果好,安裝、拆卸方便。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汽輪機抽汽調節閥,具有多只并聯連接的閥門,所述閥門包括閥體、閥蓋、閥座、閥芯、閥桿、執行器,所述閥體是汽輪機的汽缸體;所述閥蓋布置在閥體上;所述閥座固定在閥體內;所述閥芯對應閥座;所述閥桿的下端連接閥芯,上端伸出閥蓋連接執行器;所述閥芯是碟式閥芯,由閥碟和碟套組合構成,閥碟與閥桿連接,碟套與閥蓋固接,閥碟套于碟套內,并與之縱向滑動配合;所述閥碟具有平衡腔,由平衡孔將平衡腔與出汽腔連通,閥碟的頂部表面構成上承壓面,底部表面構成下承壓面,閥碟下端的外周面上具有一環形凸起,使上、下承壓面的承壓面積滿足關系式:
S1<S2
式中:S1一上承壓面的有效承壓面積
??????S2-下承壓面的有效承壓面積
最佳是:上、下承壓面的承壓面積滿足關系式:
S1/S2≈0.78
所述碟套的壁上有微孔,將進汽腔與平衡腔連通。
所述碟套壁上的微孔是斜孔,其中心線不在碟套的直徑上。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
本閥芯具有自平衡功能,無須配置預啟閥,簡化了結構,大大減小了體積、重量,降低了成本,也改善了流量調節特性。
由于采用共用閥蓋,安裝、拆卸方便,可縮短安裝檢修的時間。
由于碟套上開有微孔,當閥門快關時,使平衡腔進入蒸汽,保持一定壓力,可防止閥碟損傷。
下面以具有四只調節閥的閥組為例,詳細說明本發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調節閥的一種結構圖(四只調節閥)
圖2是圖1的A-A視圖
圖3是閥芯結構放大圖
圖4是碟套結構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發明是在汽輪機中壓缸上半設置一套抽汽調節閥,它包括四個抽汽調節閥,蒸汽經過中壓第一級做功后從汽缸上部引入抽汽調節閥,通過調節閥調控汽流大小,提供熱網用戶所需的蒸汽量,滿足熱網用戶的需求。
調節閥與汽輪機中壓缸是連體結構,各調節閥沒有自身的閥體,都以中壓缸上半23為閥體,閥座21直接布置在中壓缸上半23上,對應出汽通道B。閥蓋22也被設計成整體,對應汽缸的抽汽口,形成一個大的進汽腔A,為所有調節閥共用,這是本發明的一個特點,共用閥蓋結構簡單,用料省,便于安裝、拆卸。
本發明的突出特點,是對閥芯結構做了重大改進,包括如下兩方面:
①卸載度由100%改為78%。采用碟式閥芯(參見圖3),它由閥碟20、碟套18組合構成,碟套18由螺栓16固定在閥蓋22上,閥碟20套于碟套18內,縱向滑動配合,閥碟20的密封端面對應閥座21。閥桿1的下端連接閥碟20,上端伸出閥蓋22與執行器25連接,由執行器25驅動閥桿1上、下運動,帶動閥碟20同步運動,調節閥門的開啟度。閥碟20上端與閥蓋22之間有一平衡腔C,閥碟20上開有平衡孔D,將該平衡腔C與閥碟20下部出汽通道B連通,使出汽汽流進入平衡腔C,這樣,出汽蒸汽壓力同時作用于閥碟20的頂面和底面,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可減小閥桿1的提升力,從而減小執行器25的功率;并可改善流量特性。但是,不應完全平衡,其平衡度小于100%,故在閥碟20下端外周面上設一環狀凸起,使閥碟20的下承壓面的面積S2大于上承壓面的面積S1,本例中,S1/S2≈0.78,這是經實驗驗證的最佳平衡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46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善離軸色偏的液晶顯示器及面板
- 下一篇:化學反應用藥盒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