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液法漿粕蒸煮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4327.3 | 申請日: | 2008-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05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薛勤;徐發祥;黃俊;謝鵬;竭發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賓長毅漿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C1/00 | 分類號: | D01C1/00;D01D1/02;D21C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徐豐 |
| 地址: | 644002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液法 漿粕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漿粕生產工藝中的漿粕蒸煮工序技術領域,可廣泛用于采用蒸球蒸煮的所有類別漿粕生產,尤其適用于紡織行業粘膠纖維棉漿粕生產過程中的壓液法漿粕蒸煮工藝。
背景技術
在漿粕生產過程中,蒸煮工序是影響漿粕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蒸煮質量的好壞對粘膠人絲的質量至關重要。
目前漿粕生產,如粘膠纖維用棉漿粕是采用蒸球來蒸煮棉短絨,為了改善蒸煮均勻性,提高產品反應性能,一般廠家都采用大液比蒸煮,這樣球內游離堿液較多,加上蒸球內棉短絨、堿液不斷通入蒸汽加溫,在加溫過程中蒸球不斷的旋轉,球內堿液和棉絨都是熱的不良導體,球內物料不能靠導熱和輻射傳遞熱量;球內上部是蒸汽,下部是堿液和棉絨,上部的蒸汽不可能用對流的方式提高下部液相的溫度,并且由于球內有較多堿液,堿液的摩擦系數小,因此棉短絨不能隨蒸球旋轉而形成翻滾,以上原因造成球內溫度分布不均勻,短絨的聚合度降聚不同步,影響蒸煮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基于以上現有技術缺陷的分析,提出一種壓液法漿粕蒸煮工藝,該方法將升溫后富裕的堿液壓出,增加球內氣相空間,使之改善纖維在球內的翻滾效果和傳熱效果,促進蒸煮保溫效果,提升蒸煮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壓液法漿粕蒸煮工藝,包括升溫、放汽、再升溫過程,其特征在于:再升溫后將富裕的堿液壓出即壓液,壓出后補升溫至壓液前溫度。
所述升溫、放汽、再升溫的過程為:第一次升溫20~50min,溫度達到110±5℃,第一次放汽10~20min,壓力達到0~0.03Mpa;第二升溫30~40min,溫度達到140±5℃,第二次放汽5~10min,壓力達到0.25±3Mpa;第三次升溫20~40min,溫度達到170±3℃。
所述第一次升溫前蒸球空運轉10~60min。
所述升溫是通過蒸球箅子進汽升溫。
所述壓液5~15min,壓液量5~9M3,補升溫5min,溫度達到170±3℃。
所述補升溫后保溫80-90min。
本發明有益效果表現在:
一、蒸煮利用球箅子進汽,加快了堿液滲透到纖維中去的速度,同時提高了液相的溫度,降低了液相和氣相溫度的差距;
二、在堿液滲透均勻的條件下,盡量減少球內的堿液,增大球內氣相空間,在飽和蒸汽的工況下,相同的壓力所對應的溫度是相同的,隨著堿液量的減少,物料在球內由滑動變為自下而上的翻動,提高了球內溫度的均勻性。
三、通過新的蒸煮工藝,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反應性能,達到了預期目標,為用戶提供了良好的棉漿粕。
四、采用本發明,漿粕成品質量指標反應性能達到90%以上;提高粘膠人造絲的可放性。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具體工藝步驟包括:進汽、空轉、第一次升溫、第一次放汽、第二次升溫、第二次放汽、第三次升溫、壓液、補溫、保溫。本發明將升溫后富裕的堿液壓出,使之改善纖維(如棉短絨)在球內的翻滾效果和傳熱效果,促進堿與纖維的物化反應,提升蒸煮質量。因此,本發明的核心是當升溫達到工藝要求后,將多余的堿液壓出即壓液(由于壓液后溫度有所下降,逐進行補溫),至于實際應用中經過幾次反復升溫、放汽,升溫時間的長短和升溫溫度的多少,則可根據原料質量、重量、產品工藝要求等作適應性變化。
本發明給出的具體工藝過程為:
蒸球空運轉10~60min;
通過蒸球箅子進汽升溫,第一次升溫20~50min,溫度達到110±5℃,第一次放汽10~20min,壓力達到0~0.03Mpa;第二升溫30~40min,溫度達到140±5℃,第二次放汽5~10min,壓力達到0.25±3Mpa;第三次升溫20~40min,溫度達到170±3℃;
壓液5~15min,壓液量5~9M3,補升溫5min,溫度達到170±3℃;
補升溫后保溫80-90min。
下面給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用于棉漿粕生產的試驗方案:
一、大生產小試驗:
表一:壓液蒸煮小試工藝
按此工藝連續小試57批,所得對應的成品共10批,所獲得漿粕成品247.16噸,其中一等品量223.53噸,一等品率為90.5%,二等品量23.63噸,占9.5%。傳統工藝產品與壓液法工藝所生產的產品,其反應性能對比如下,見表二:
表二:2007年3月壓液法與老工藝漿粕成品反應性能對比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賓長毅漿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宜賓長毅漿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43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