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3966.8 | 申請日: | 2008-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4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德舉;李學禮;劉仲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C4/06 | 分類號: | C07C4/06;C07C15/02;C10G35/09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裂解 汽油 加氫 多產苯 二甲苯 方法 | ||
1.一種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a)以氫氣和C7+為原料通入至少一個反應區中,其中C7+為碳七及其以上烴;
b)在反應區內,在催化劑的存在下和有效的反應條件下,原料中的重質芳烴發生加氫脫烷基,與輕質芳烴發生烷基轉移反應,輕質芳烴異構化反應以及非芳烴加氫裂解反應,使原料轉化為富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輕質芳烴和輕質烷烴組分的物流I;
c)物流I通過汽-液分離和蒸餾,分別回收輕質芳烴和輕質烷烴,重質餾分循環返回進入反應區利用;
其中所用的催化劑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0.01~0.8份選自Pt或Pd的金屬或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種;b)99.2~99.99份的選自具有10元環或12元環孔隙的沸石載體中的至少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入反應區的C7+原料的重量空速為0.5~10小時-1,所述步驟a)中的氫氣/烴類原料以摩爾比計為0.5~1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的反應溫度為250~600℃,反應壓力為0.5~5.0MP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選自C7+裂解汽油原料或C7+汽油原料與甲苯、重整C7+芳烴、催化裂化餾分的混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根據化合物的沸點分別分離成苯、甲苯、二甲苯和C9+餾分,具體為物流I通過汽-液分離和蒸餾通入汽-液分離器,以獲得包含氫氣、甲烷、乙烷和LPG組分的第一塔頂物流和包含芳香烴組分和少量氫氣以及非芳香烴組分的第一塔底物流從第一塔頂餾分中回收液化石油氣;將第一塔底物流通入蒸餾塔中,以獲得包含殘余氫氣和非芳烴組分的第二塔頂物流和包含芳烴組分的第二塔底物流;從第二塔頂物流中回收液化石油氣,并從所述的第二塔底物流中回收芳香烴組分,所得甲苯和C9+餾分返回作為進料繼續進行處理,其中C9+為碳九及其以上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中還含有選自Cu、Sn、Pb、Zn或Fe的金屬或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種,其用量以重量份數計為>0~1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數計選自Pt或Pd的金屬或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種的用量為0.01~0.5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沸石載體選用無粘結劑沸石或者使用粘結劑成形的沸石載體,沸石種類為絲光沸石或ZSM-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沸石的SiO2/Al2O3摩爾比為10~200。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利用裂解汽油加氫裂解多產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沸石的SiO2/Al2O3摩爾比為20~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396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