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化收集魚卵的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3574.1 | 申請日: | 2008-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7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沈文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嘉定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東良風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許忠高 |
| 地址: | 20180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化 收集 魚卵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自動化收集魚卵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產卵池(1)、集卵池(2)和孵化池(3) 組成,其中:
1)產卵池(1):磚砌圓形水泥池,面積在40m2-60m2,池壁深度為1.2m,池壁的上 沿口的周邊均布3-6個進水口(101),進水口(101)都是伸出池內壁,且都是同一旋向的 切線方向安裝,池底形狀為倒錐形,池底周邊向池底中心的傾斜度為5%,池底中心與 輸卵管(102)聯接,橫置的輸卵管(102)的末端是產卵池排水口(104),在產卵池排水口(104) 的前端安裝產卵池閥門(103),在輸卵管(102)中段通過三通向上與集卵池(2)的出卵管 (201)接通;
2)集卵池(2):長寬比為2∶1的、容量不滿0.1m3的矩形水泥池,池內的左側安裝 有出卵管(201)并伸入池內壁,出卵管(201)和輸卵管(102)聯通,池內的右側裝有集卵管 (205),并伸出池壁內外,集卵管(205)為大進小出的錐形管,集卵池(2)內的出卵管(201) 和集卵管(205)之間用濾水網(202)聯接,在遠離出卵管(201)一側的集卵池(2)底部設有排 水口(204)并接通排水溝(203);
3)孵化池(3):此池中密布0.3m3-0.4m3體積的、各自獨立的孵化桶(301),孵化桶 (301)與集卵管(205)管道聯接,集卵管(205)中的魚卵和水流經管道從孵化桶(301)底部流 入,孵化桶(301)的頂部有通孔,通過啟閉各孵化桶(301)的管道閥門來灌裝魚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收集魚卵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三個水 池的水位有高低;產卵池(1)最高、集卵池(2)居中、孵化池(3)最低,水位差各在 30cm-6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收集魚卵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化收集 魚卵裝置是由一個產卵池(1)配合一個集卵池(2)再配備10-30個孵化桶(301)組成自動化 收集魚卵的一套裝置,一個魚苗場的魚卵自動收集系統須若干套這樣的裝置組合應用。
4.一種應用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自動化收集魚卵裝置的自動化收集魚卵方法,其 特征在于:親魚注射催情劑后的一定時間會大量產卵,將魚放在產卵池(1)中,因進水 管呈切線方向安裝,池中流水一直沿池壁回轉流動,可以進行流水產卵,魚卵產出后 順水流經池底中心的輸卵管(102)管道到出卵管(201)進入集卵池(2)中的濾水網(202),大 部分流水從濾水網(202)網孔中流出經出水口(204)流入排水溝(203),濾水網(202)內聚集 大量魚卵順水流從集卵管(205)管道逐個分配,灌裝到孵化池(3)中的每一個孵化桶 (301),完成自動化收集魚卵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嘉定區水產技術推廣站,未經上海市嘉定區水產技術推廣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357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控制器
- 下一篇:捕獲池塘養殖三疣梭子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