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有限自動機模型的動作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3513.5 | 申請日: | 2008-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713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靜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盛樂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F13/02 | 分類號: | A63F13/02;G06F3/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201203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有限 自動機 模型 動作 識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作感應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有限自動機模型的動作 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情況下,根據動作幅度的大小可以把動作感應技術分為兩種: 微小動作的感應和大幅度的動作感應,常見的微小動作的感應有如飛行模 擬器等,如果手柄微小的變化,在游戲中都能夠感受到;常見的大幅度動 作感應有如任天堂2006年發布的電視游戲機Wii等,大幅度動作如上/ 下/左/右等,通常手臂會有動作。
動作感應技術的應用需要結合相應的硬件來實現,以游戲手柄為例, 對于第一種微小動作感應技術,手柄中需要有能夠測定旋轉速度的陀螺 儀,在軟件端只需要把陀螺儀測定的旋轉角速度進行簡單的處理即可。
對于大幅度動作感應技術,相應的硬件至少需要測定XYZ三軸線性 加速度,在此基礎還可以增加測定旋轉角速度的陀螺儀。
大幅度動作感應技術的動感分析算法的是以動感手柄的3軸或5軸 加速度傳感器感應值為輸入,通過軟件算法最終分析出用戶動感操作。
目前大幅動感分析算法還處于起步階段,一般只能是識別一些的簡 單動作,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對于一些復雜動作的識別都需 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識別,而且每添加一個動作都是如此。而且算法 中存在大量的浮點運算,嚴重影響效率,延遲響應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有限自動機模型的動作識 別方法,采用該動作感應方法,能實時地處理輸入動作數據,提升動作識 別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基于有限自動機模型的動作識別方 法,包括以下步驟:
(1)定義子動作;
(2)把動感操作劃分為若干子動作,用動作表達式描述其子動作序列;
(3)把加速度傳感器采集的動感數據劃分為若干連續的數據子集,把 各數據子集判斷為相應的子動作,得到動感數據的子動作序列;
(4)引入有限自動機模型,根據動感數據的子動作及動感操作的動作 表達式,進行動作識別。
步驟(3)得到的動感數據的子動作序列可以先進行誤差屏蔽后再進行 步驟(4)。
可以根據動感數據的子動作的空間位移量、平均加速度進行誤差屏 蔽。
本發明的基于有限自動機模型的動作識別方法,引入有限自動機(簡 稱FA)模型,可以識別復雜的動作。對于復雜動作,把它分割為若干連 續的子動作,以子動作序列表示這個實際的動作。把這個序列逐一輸入到 FA,FA根據自己的內部邏輯經過一定的狀態轉換,輸出動作判定結果。 能實時地處理輸入動作數據,提升動作識別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基于有限自動機模型的動作識別方法一實施方式流 程圖;
圖2是一動感操作“順時針圓”示意圖;
圖3是一子動作定義方式示例;
圖4是一動感操作劃分子動作示例;
圖5是對“順時針圓”的二種子動作劃分方法示例。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基于有限自動機模型的大幅動作感應方法一實施方式如圖 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1)定義子動作;
(2)把動感操作劃分為若干子動作,在配置文件中用數學表達式描述 其子動作序列;
(3)把加速度傳感器采集的動感手柄的動感數據劃分為若干連續的數 據子集,把各數據子集判斷為相應的子動作,得到動感數據的子動作序列;
(4)把根據動感數據判斷得到的子動作序列根據子動作的空間位移 量、平均加速度進行誤差屏蔽,以消除動感手柄靜態感應和微小抖動所帶 來的誤差;
(5)引入有限自動機模型,根據動感數據的子動作及在配置文件中用 數學表達式描述的動感操作子動作序列,進行動作識別。
本發明的基于有限自動機模型的動作識別方法,引入有限自動機(簡 稱FA)模型,可以識別復雜的動作。對于復雜動作,把它分割為若干連 續的子動作,以子動作序列表示這個實際的動作。把這個序列逐一輸入到 FA,FA根據自己的內部邏輯經過一定的狀態轉換,輸出動作判定結果。 能實時地處理輸入動作數據,提升動作識別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盛樂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未經盛樂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35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