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幀結構保護間隔的構成方法、循環卷積重構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3458.X | 申請日: | 2008-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5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蔣朱成;李霄翔;張帆;張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卓勝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7/26 | 分類號: | H04L27/26;H04L25/03;H04L1/00;H04H20/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東新區龍***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保護 間隔 構成 方法 循環 卷積 裝置 | ||
1.一種無線通信發射系統中幀結構保護間隔的構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當前幀循環連續的幀保護間隔的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狀態,是生成前一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的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的最后一個狀態,即前后兩幀的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由一個線性反饋連續寄存器的連續輸出組成,是由該線性反饋連續寄存器生成的M序列的循環且連續擴展,所述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的長度在下式范圍內選取:
M序列一個周期長度<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的長度≤M序列兩個周期長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信發射系統中幀結構保護間隔的構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為DTMB發射系統中的PN保護間隔,其長度在下式范圍內,
M序列一個周期長度<PN保護間隔的長度≤M序列兩個周期長度,根據系統對抗最大時延擴展要求和超幀內不同初始相位的幀數來選取。
3.一種對應于權利要求1幀結構保護間隔的接收系統中重構信道和發射信息數據循環卷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從接收數據r中截取當前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中的長度為預計最大時延擴展的數據序列r1;
步驟2、從接收數據r中截取當前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后的整個信息數據序列r2;
步驟3、從接收數據r中截取下一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開始長度為預計最大時延擴展的接收數據序列r3;?
步驟4、將上述步驟得到的三個數據序列對齊后按下式計算:
rc=r2+r3-r1
消除PN保護間隔干擾,得到重構的信道和發射信息數據的循環卷積rc。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重構信道和發射信息數據循環卷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所需數據序列截取的具體方法是,從接收到的當前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中截取一段長度為預計最大時延擴展的數據序列,該數據序列的起始位置位于當前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中離保護間隔末尾一個M序列周期長度的位置,即離保護間隔末尾2N-1的位置,其中,N為M序列的階數。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重構信道和發射信息數據循環卷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為DTMB發射系統中的PN保護間隔。
6.一種實現權利要求3所述方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接收模塊,用于數據接收,所述數據包括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和信息數據;
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截取模塊,與所述前端接收模塊相連接,從接收的數據中截取當前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中的長度為預計最大時延擴展的所需數據序列r1;
信息數據截取模塊,與所述前端接收模塊連接,從接收的數據中截取當前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后的整個信息數據序列r2,序列長度由發射系統前后兩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之間的信息數據的長度決定;
拖尾信息數據截取模塊,與所述前端接收模塊連接,從接收數據中截取下一幀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開始長度為預計最大時延擴展的接收數據?序列r3;
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干擾消除模塊,與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截取模塊、信息數據截取模塊和拖尾信息數據截取模塊連接,將來自上述三個模塊的數據序列對齊,并按下式運算rc=r2+r3-r1,消除了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引起的干擾,得到重構的信道和發射信息數據的循環卷積rc。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連續的保護間隔為DTMB發射系統中的PN保護間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卓勝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卓勝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345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冰櫻桃酒的釀造方法
- 下一篇:硅酮軟管配料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