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3378.4 | 申請日: | 2008-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7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馬駿;蔣順;凌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62 | 分類號: | G02F1/1362;H01L2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1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 顯示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以減少饋通電位降的液 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IPS(In-plane?switch)液晶顯示模式是一種廣視角的液晶顯示模式。由 于其視角特性優異,所以在液晶顯示產品,尤其是在大尺寸液晶顯示產品中 得到了廣泛的應用。IPS技術是一種通過液晶分子依側向電場在面內翻轉以 造成不同的光程差,從而實現光的透過率各異的液晶顯示模式。最初的IPS 液晶顯示模式的設計是將條狀的共用電極和像素電極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FFS(Fringe?field?switch)模式的液晶顯示裝置采用像素電極與共用電 極夾持絕緣層分離重疊排列而成。FFS模式主要解決IPS模式固有的開口 率低造成透光少的問題,并降低了功耗。這兩者在顯示原理上基本相同,都 是采用側向電場實現液晶分子的旋轉達到顯示的效果。相比于IPS模式,在 制造過程中FFS模式具有更高的良率,同時產品具有更好的顯示效果。
現有IPS模式與FFS模式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殘影問題。隨著顯示裝置 工作時間的增加,部分被極化而產生的電荷由于像素中電流直流分量的存在 而釘扎在介質層表面,具體而言,主要是針扎在取向膜上,從而使像素內部 無法實現電中性。產生直流殘留后,顯示的圖象會發生變化,即產生殘影。
現以FFS模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為例分析其殘影形成的原因。
如圖1所示,并參閱圖2,FFS模式的第三液晶顯示裝置3包括第三上 基板300,與第三上基板300呈面向設置的第三下基板310,及夾持于第三 上基板300和第三下基板310之間的第三液晶層320。FFS模式的第三液晶 顯示裝置3的第三下基板310包括若干第三像素區域330。在第三下基板310 的任一第三像素區域330上成型梳狀的第三像素電極331。在所述第三像素 電極331的下側,即背向第三上基板300的一側成型第三共用電極332。所 述第三像素電極331與所述第三共用電極332用第三絕緣層333間隔。在加 電時,第三像素電極331與第三共用電極332之間形成第三側向電場340。 第三液晶層320的液晶分子在所述第三側向電場340的作用下,在面內旋轉, 而實現圖像顯示。
如圖3所示,并結合參閱圖1,其中,圖3為第三液晶顯示裝置3的等 效電路原理示意圖。在現有的第三液晶顯示裝置3的驅動電路中,由于控制 第三像素電極331并為其充電的第三薄膜晶體管350在導通和關閉時的電位 差異很大,即Vgon與Vgoff之間的差異很大,則在第三薄膜晶體管350從 導通狀態到關閉狀態的過程中,電性連接于第三柵極線360的第三薄膜晶體 管350的柵極電位將發生變化。定義第三薄膜晶體管350的柵極與第三薄膜 晶體管350的源極(s)之間形成第三寄生電容370。則第三寄生電容370 電勢差也將隨第三薄膜晶體管350的柵極電位的變化而相應變化。其中,所 述第三薄膜晶體管350的源極(s)與所述第三像素電極331的電位相等。 在第三像素區域330中第三寄生電容370與第三存儲電容380以及第三液晶 電容390是并聯的,則第三寄生電容370上電壓的變化勢必會帶來第三液晶 電容390上電位的變化,從而對顯示的灰階信息產生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337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
- 下一篇:非易失性存儲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