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ZSM-5/絲光沸石/MCM-56三相共生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3124.2 | 申請日: | 2008-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4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廣偉;謝在庫;滕加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1B39/46 | 分類號: | C01B39/46;C01B39/48;C01B39/38;C01B39/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沈 原 |
| 地址: | 10002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zsm 絲光 mcm 56 三相 共生 分子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ZSM-5/絲光沸石/MCM-56三相共生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絲光沸石和ZSM-5多孔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擇形催化性能和較好的熱穩定性,被廣 泛的應用在石油化工等領域。但由于兩種分子篩材料各自孔徑均勻單一、酸性較弱、活性 不高和選擇性較差,不能各自處理復雜的組分,并且它們對相同反應物的催化性能不同。 含有兩種組分以上的三相共生分子篩,含有多級孔道結構,強酸弱酸分布范圍較廣,可以 處理分子直徑大小不一的復雜組分,并能發揮它們的協同催化效應。
文獻CN1565967A、CN1565970A報道采用絲光沸石或ZSM-5作為晶種,分別加入 ZSM-5或絲光沸石的合成溶液中,合成了絲光沸石和ZSM-5的混晶材料。其催化效果比 兩種分子篩機械混合的效果要好,但合成過程中需要加入不同的晶種作為誘導劑,另外還 需要加入氟化物,合成過程較為復雜。
文獻CN1393403報道采用分段晶化的方法合成了中微孔復合分子篩組合物,用于重 油加工。合成方法為先配制合成微孔分子篩的反應混合物凝膠,然后在30~300℃條件下 進行第一階段的晶化,晶化3~300小時后,調整反應混合物的pH值為9.5~12,并加入 合成中孔分子篩所用的模板劑,然后再在30~170℃自壓下進行第二階段的水熱晶化,晶 化時間為15~480小時,得到中微孔復合分子篩組合物,但分子篩的合成過程需要分段晶 化,且中間還要調節pH值,合成方法也較為復雜。
文獻CN03133557.8報道了靜態條件下合成了具有TON和MFI兩種結構的復合結構 分子篩,該分子篩在制備凝膠過程中加入了少量的晶種和鹽類,控制適當的晶化參數,可 以得到兩種晶型不同比例的分子篩,分子篩的晶格上硅鋁比大于50,得到本發明復合分子 篩可用于混合物如石油餾分的反應過程。本發明的合成過程也需要加入晶種和鹽類。
文獻CN1583562報道了一種雙微孔沸石分子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有序合 成法,先按一定的物料配比初步合成出Y型沸石;后將其與溶有氨水的四乙基溴化胺溶液 混合,最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硅溶膠充分攪拌使之均勻,于130℃~140℃下晶化4~7天, 得到具有Y/β雙微孔結構的復合沸石分子篩,該方法也與分段晶化類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之一是現有技術合成的多孔材料孔徑單一、酸性較弱、 活性不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ZSM-5/絲光沸石/MCM-56三相共生分子篩,該三相共生 分子篩具有多級孔道結構,強酸弱酸分布范圍較廣,活性較高的特點;本發明所要解決的 技術問題之二是現有技術中未涉及上述三相共生分子篩制備方法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 ZSM-5/絲光沸石/MCM-56三相共生分子篩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ZSM-5/絲光沸石 /MCM-56三相共生分子篩,具有以下摩爾關系的組成:nSiO2∶Al2O3,式中n=10~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共生分子篩具有三種以上的物相,其XRD衍射圖譜包括在13.52±0.1, 12.26±0.2,11.22±0.1,9.97±0.1,8.96±0.05,8.82±0.05,7.74±0.1,6.71±0.1,6.14±0.1, 5.14±0.1,4.51±0.1,3.98±0.1,3.71±0.1,3.45±0.1,3.20±0.1,2.98±0.1埃處有d-間距最大 值。
上述技術方案中,nSiO2∶Al2O3式中n的優選范圍為n=20~400,三相共生分子篩 中至少含有絲光沸石、ZSM-5和MCM-56三種共生物相,且共生物相比例可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ZSM-5/絲光沸石 /MCM-56三相共生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31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