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縫紉機馬達調整定位限位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3108.3 | 申請日: | 2008-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4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曾賢長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賢長 |
| 主分類號: | D05B69/00 | 分類號: | D05B69/00;D05B7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光亮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縫紉機 馬達 調整 定位 限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紉機零件,具體涉及一種縫紉機馬達調整定位限位 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運用的馬達驅動或控制的縫紉機結構,如圖8與圖9所示,是在 縫紉機90的機座91上設有一控制送布齒送布幅度的控制軸92,并在機座 91底部近該控制軸92處另固定有一固定座93,而該固定座93上設有一馬 達座94,馬達座94的一端系供控制軸92穿過,而在控制軸92上設有一成 扇形齒輪狀的控制件95,馬達96的主軸960上的齒輪狀主動件97系與控 制件95嚙合帶動,如此之結構,該馬達座94與控制件95的轉動中心系為 同一控制軸92的軸心上,因此該馬達座94上馬達96主軸960上的主動件 97與控制件95間的嚙合程度,無法有效地進行調整,如此當發生尺寸上的 公差或零件上生產的誤差時,即無法有效地調整該主動件與控制件嚙合的 程度。
且當馬達96在轉動帶動控制軸92轉動時,即產生轉動的慣量,而馬 達96止動逆轉的瞬間,馬達96所帶動的主動件97即會對保持慣性轉動的 控制件92產生碰撞,當碰撞產生時,由于主動件97與控制件92間并無有 效消除碰撞力量的彈性裕度,故長時間的常態碰撞,即極易產生不必要的 損害,造成使用壽命無法有效地延長。
又該控制軸92偏轉擺幅的角度,系通過馬達座94與控制件92相對位 置的改變調整達到,而其調整時,必須移動整個馬達座94與馬達96的位 置,如此之調整方式,精準度十分的有限,且調整上極為不便,必須一邊 調整一邊測試送布齒的移動幅度,故難以快速而有效的調整至最佳的位置 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縫紉機馬達調整定位限位結構, 它針對現有縫紉機送布齒送布幅度控制的馬達配合結構進行重新的設計, 期使針對該馬達的位置調整、定位以及偏轉角度改變行程的控制能夠確實 有效地達到調整方便的目的,更可確保馬達相關構件的完整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縫紉機馬達調整定位限位結構的技術解 決方案為:
該縫紉機馬達的定位座與機座上的固定座間系成一樞接的結構形態, 并在定位座與固定座間設有一調整件,通過調整件的調整,即可使定位座 上的馬達主軸帶動的主動件可與樞穿機座的控制軸上的控制件保持在最佳 的帶動狀態,并可被調整。
進一步,在定位座與固定座間設有一彈性復位件,通過該復位件頂持, 使固定座與定位座間具有一定的彈性裕度,即使定位座上的馬達主軸帶動 的主動件與控制件間產生彈性裕度,可有效地消除主動件與控制件間相互 動作時的碰撞力量以及振動力量。
進一步,在馬達主軸上與固定座間相對設有限位件與限位體,通過限 位件與限位體相互的限位控制以及位移調整,使馬達主軸偏轉的啟始點與 結束點受到直接而有效地控制,即可立即改變控制軸傳送至送布齒移動長 度,快速而準確,符合消費者的送布需求。
本發明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
本發明可以運用馬達驅動或控制的縫紉機,通過配合馬達的構件設置, 使馬達可確實的與相對構件配合帶動,并具有可防止瞬間止動時產生的振 動,更可通過調整限定馬達主軸偏轉啟始與結束的位置以控制相關構件的 行程等功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側視平面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復位件壓縮動作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限位裝置配合擺臂動作平面圖;
圖6是本發明的調整件配合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調整件配合結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8是現有技術的側視平面示意圖;
圖9是現有技術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圖中,10縫紉機,11機座,20控制軸,21擺臂,22控制件,30固定 座,31穿孔,32穿孔,33樞孔,34限位孔,35固定部,350穿件孔,40 定位裝置,41定位座,410穿孔,411固定孔,412樞孔,413定件部,414 定件孔,42樞件,50馬達,500主軸,51主動件,52限位件,60調整件, 61螺帽,62C形扣,70復位件,80限位裝置,81限位體,811穿孔,810 限位部,82固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賢長,未經曾賢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31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