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噻唑聯吡唑酮類化合物及其作為Bcl-2家族蛋白拮抗劑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1909.6 | 申請日: | 2008-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3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任小;馬大為;李勛;孫威;周炳城;石志敏;張興龍;朱翠俠;李雯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417/04 | 分類號: | C07D417/04;A61K31/427;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鄔震中 |
| 地址: | 200032***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噻唑 吡唑 酮類 化合物 及其 作為 bcl 家族 蛋白 拮抗劑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噻唑聯吡唑酮類化合物及其作的小分子抑制劑為Bcl-2家族蛋白拮抗劑的應用,特別是(E)-4-(2-(芳基亞肼基)-3-甲基-1-(4-芳基噻唑-2-基)-1H-吡唑-5(4H)-酮類化合物與作為Bcl-2家族蛋白拮抗劑的應用。該類化合物能夠抑制Bcl-2家族蛋白成員Bcl-xL與天然底物多肽(Bid?BH3多肽)的結合,可作為Bcl-2家族蛋白用于抑制其抗凋亡活性,并有望開發成為一類新型的抗腫瘤藥物。
背景技術
細胞凋亡(某些情況下又可稱為細胞程序性死亡)是一種去除衰老細胞或異常細胞的正常死亡機制,該機制的紊亂與多種疾病的發生有直接的關系。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逐漸發現腫瘤的發生是細胞的增殖與凋亡失衡所致(Okada,H.;Mak,T.W.Nat.Rev.Cancer2004,4,592-603)。研究表明在多種腫瘤細胞中凋亡機制被抑制,腫瘤細胞因而得以過度增生;另外,凋亡機制被抑制也使得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抵抗性增強(Igney,F.H.;Krammer,P.H.Nat.Rev.Cancer2002,2,277-288)。因此,設法恢復腫瘤細胞中的凋亡機制成為當今抗腫瘤藥物設計的一條新思路,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重視(Reed,J.C.Nat.Rev.DrugDiscov.2002,1,111-121;Andersen,M.H.;Becker,J.C.;Straten,P.Nat.Rev.Drug?Discov.2005,4,399-409.)。
在與細胞凋亡有關的藥物靶點中,Bcl-2(B-cell?lymphoma2)相關蛋白是較早得到研究的一類。該類蛋白可分為三個家族:Bcl-2家族,Bax家族和BH3-only家族。其中,Bcl-2家族成員(Bcl-2,Bcl-xL,Mcl-1,Bcl-w等)起著抗細胞凋亡的作用,后兩個家族的成員起促細胞凋亡的作用。目前人們認為Bcl-2相關蛋白主要是在細胞凋亡的線粒體途徑中發揮作用。其中經活化的Bax家族蛋白(Bax、Bak等)可以結合在線粒體膜上使得細胞色素C從線粒體中釋放出來從而最終導致凋亡的發生;而Bcl-2、Bcl-xL等抗凋亡蛋白則能夠與Bax和Bak相結合,使其不能發揮作用;另外,一些BH3-only家族成員(Bim,Bad,Bid,Bik等)又能夠與Bcl-2和Bcl-xL相結合,抑制其抗凋亡作用。因此,Bcl-2相關蛋白之間的平衡與否對細胞凋亡起著至關重要的調控作用。研究表明,多種類型的腫瘤細胞至少過量表達其中一種Bcl-2家族蛋白,但是在正常細胞中這些蛋白的表達水平則相對較低。使用有機小分子拮抗這些蛋白的功能有望恢復腫瘤細胞中的凋亡機制,從而達到消除腫瘤的目的(Huang,Z.Curr.Opin.Drug?Discov.Devel.2000,3,565-574;Cory,S.;Adams,J.M.Nat.Rev.Cancer2002,2,647-656)。
有機小分子對Bcl-2家族蛋白的抑制活性通常用熒光偏振(FluorescencePolarization,簡稱FP)方法檢測(Zhang,H.;Nimmer,P.;Rosenberg,S.H.;Ng,S.C.;Joseph,M.Anal.Biochem.2002,307,70-75)。該方法是基于分子在均相溶液中的自由旋轉,當一個熒光標記的分子被一個平面的極化光所激發時,其發射光可發射到一個固定的平面,而該發射光的極化水平與分子的旋轉速度成反比。熒光標記的小分子在均相體系里處于高速旋轉狀態,發射光表現為除極化,得到一個較低的極化值,而非熒光標記的大分子旋轉速度遠遠低于熒光標記的小分子,當小分子和大分子發生特異性結合后,復合物的旋轉速度與大分子的旋轉速度相比變化不明顯,而遠遠低于熒光標記小分子的旋轉速度,極化值顯著升高。當該方法用于檢測小分子抑制Bcl-2家族蛋白與天然底物多肽的結合時,在熒光標記多肽與蛋白共存的體系中加入待測化合物,如果化合物也能夠與蛋白特異性結合,則會與熒光標記多肽發生競爭從而抑制其與蛋白的結合,進而導致熒光極化值降低。因此通過檢測熒光極化值的變化情況就可以測得化合物的活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噻唑聯吡唑酮類化合物。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噻唑聯吡唑酮類化合物用于制備抑制Bcl-xL與天然底物多肽結合的小分子抑制劑和抗腫瘤藥物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19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容再現裝置、方法和介質
- 下一篇:顯示裝置和液晶顯示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