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織機多臂機構的雙開口方法及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771.8 | 申請日: | 2008-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39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永林;陳春龍;何瑾謦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上海望春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C1/16 | 分類號: | D03C1/16;D03C1/06;D03C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藍迪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徐筱梅 |
| 地址: | 201620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織機 多臂機 雙開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用于織機多臂機構的雙開口方法,一個提棕臂拉動提拉繩提升或降下一個棕框形成梭口的全上全下開口,其特征在于增加一個提棕臂組成并列的前提棕臂和后提棕臂,并在提拉繩前增加了開口繩和開口輪,前提棕臂和后提棕臂可分別或同時通過開口繩拉動開口輪,用開口輪帶動提拉繩提升棕框;當前提棕臂和后提棕臂同時運動,通過開口繩同時拉動開口輪,帶動提拉繩全程上升棕框,形成梭口高位開口;當前提棕臂或后提棕臂單一運動,單一通過開口繩半程運動拉動開口輪,帶動提拉繩提升棕框上升半位,形成梭口中位開口;當前提棕臂和后提棕臂不運動,開口繩使開口輪處于原位,使提拉繩全位降下棕框至底位,形成梭口下位開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織機多臂機構雙開口裝置,包括織機機架(8)、導向輪(6)、轉向輪(7)、提拉繩(5)、棕框(9)、棕框下回裝置(10)、拉繩(1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前提棕臂(2)、后提棕臂(1)、開口輪(4)、開口繩(3);前提棕臂(2)、后提棕臂(1)前后并列,開口繩(3)兩端分別固定于前提棕臂(2)、后提棕臂(1),中段繞系開口輪(4),導向輪(6)、轉向輪(7)置于織機機架(8)上方,棕框下回裝置(10)置于織機機架(8)下方,棕框下回裝置(10)上方由拉繩(11)與棕框(9)相連,提拉繩(5)一端固定在開口輪(4)中心,另一端通過導向輪(6)、轉向輪(7)與棕框(9)上方固定,并于拉繩(11)將棕框(9)置于織機機架(8)的中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上海望春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東華大學;上海望春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77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苯并噁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窯爐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