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機開機的觸發系統及觸發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717.3 | 申請日: | 2008-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1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馬瓊英;張義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聞泰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32 | 分類號: | H04Q7/32;H04M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314006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機 開機 觸發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手機開機,特別是一種手機開機的觸發系統及觸發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手機功能多樣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手機的尺寸卻要求越來越小,這樣,為了方便調試、下載、維修等操作,需要在手機外部連接器上引出的信號也就越多,同時由于手機體積的限制,外部連接器所能容納的管腳卻減少了,因此能引出的信號也相應減少。為了解決這種矛盾,手機設計者往往需要設法在引出的信號上做復用,對于可以不引出的信號則盡量不引出。
另一方面,隨著通訊產品日新月異,一個通訊模塊加一個多媒體處理模塊,或者兩個通訊模塊合二為一的模式也越來越多,如某些智能手機(smartphone)和雙模手機等。以雙模手機為例,因為手機只有一個開機按鍵,若主通訊模塊的開機控制信號做成按鍵,則往往另一個通訊模塊的開機控制信號不能直接做成按鍵,這樣,為了實現該輔助通訊模塊下載軟件、寫號等要求模塊開機的操作,往往需要考慮將其專用的開機鍵信號在外部連接器上引出。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機開機的觸發系統及觸發方法,手機系統通過外部連接器與外設進行通信或控制時,用充電口或USB電源的觸發來替代開機鍵的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手機開機的觸發系統,包括:手機系統、觸發元件;
所述的手機系統包括第一模塊、第二模塊和外部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模塊與用戶開機鍵相連,該第二模塊與所述的外部連接器相連。
所述的手機系統是雙模手機,其中第一模塊是GSM模塊,第二模塊是CDMA模塊。
所述的外部連接器是10PIN?USB連接器。
所述的外部連接器的型號為USBSN-01015-TP05。
所述的觸發元件是USB電源。
所述的USB電源位于PC機上,該觸發系統還包括一個接口轉換器,所述的USB電源的開關位于該接口轉換器上,所述的第二模塊包括一個UART口和充電口。
所述的接口轉換器包含USB信號轉UART信號的芯片及該芯片的外圍電路。
所述的接口轉換器采用芯片的型號是MAX3225ECAP。
所述的觸發元件是充電電源,所述的第二模塊包括一個UART口和USB電源口。
一種由上述觸發系統實現的手機開機的觸發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PC機發送連接請求至接口轉換器;
步驟二、所述的接口轉換器把所述PC機的USB請求信號轉換成UART信號,送給手機端第二模塊的UART接口;
步驟三、用戶通過短按或長按接通USB電源的開關,第二模塊受到觸發而開機;
步驟四、第二模塊開機后,檢測到用戶發過來的請求信號;
步驟五:所述的第二模塊,通過UART口與PC機建立通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利用手機系統外部連接器上的充電口或usb電源口,通過短時間接通充電電源或usb電源,來觸發通訊模塊、多媒體處理模塊等模塊開機,實現這些要求模塊開機后才能正常進行軟件下載、寫號、校準等的操作,可以避免使用專門的開機鍵信號,只通過短時間接通充電電源或usb電源的方式就可以觸發開機。從而可以節約手機外部連接器的一個信號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手機的內部框圖。
圖2是本發明手機通過外部連接器與其他設備的連接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手機開機的觸發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請參閱圖1和圖2。圖1是本發明手機的內部框圖,圖2是本發明手機通過外部連接器與其他設備的連接示意圖。本發明手機開機的觸發系統,包括:手機系統S1、觸發元件。所述的觸發元件是充電電源或USB電源。
所述的手機系統S1包括第一模塊、第二模塊和外部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模塊與用戶開機鍵相連,該第二模塊與所述的外部連接器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聞泰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嘉興聞泰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7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