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役設備微試樣電火花線切割取樣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609.6 | 申請日: | 2008-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806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關凱書;張廣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04 | 分類號: | G01N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2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 試樣 電火花 切割 取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線切割取樣裝置,特別是一種在役設備微試樣電火花線切割取樣裝置。
背景技術
電力、核電及石油化工行業中存在著大量服役的壓力容器和管道,如何評價和預測這些設備的當前性能和剩余壽命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課題。傳統的無損檢測方法和常規取樣試驗方法一直是這方面主要試驗研究方法,可是因為兩者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前者簡單、無損,但測得的信息不完整,只能檢測結構的缺陷,無法獲得材料性能的變化;后者準確可靠,能夠測試材料性能與組織的變化,但卻有破壞性。微型試樣試驗法(Small?Specimen?Test,簡稱SST),如小沖桿試驗技術,一方面要盡可能采用無損或半無損檢驗的方法,另一方面又必須最大限度地得到材料的性能,以適應微型試樣進行性能試驗,是一種既具有“無損取樣”性又具有準確可靠性的新型試驗方法。但如何在服役的設備上切取微試樣一直是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役設備微試樣電火花線切割取樣裝置,在服役的設備上可以方便切取微試樣,同時加工的時候有冷卻液而不會對材料帶來損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在役設備微試樣電火花線切割取樣裝置,包括傳動輪和電源,該裝置還包括導向輪、電極絲、平板支架、導向架,
所述的導向輪與所述的導向架分別固定在所述的平板支架上,該平板支架固定在其后面的箱體上;
所述的傳動輪安裝在脈沖電機上,也固定在所述的箱體上,所述的電極絲套在所述的導向輪、傳動輪和導向架上,整個電極絲呈凹槽形,該導向架在電極絲的里面;
該切割取樣裝置還包括Z向給進電機、Z向絲杠支架、Z向螺旋傳動器和Z向絲杠,所述的Z向螺旋傳動器和Z向給進電機固定在移動臺上,所述的Z向絲杠穿過該Z向螺旋傳動器通過Z向聯軸器與該Z向給進電機相連,該Z向絲杠的兩端分別有Z向絲杠支架支撐,Z向螺旋傳動器與Z向絲杠一起構成傳動機構,工作時,Z向絲杠只做轉動,Z向絲杠支架與底座連接,該底座焊接在移動臺上;
該切割取樣裝置還包括X向給進電機、X向絲杠支架、X向螺旋傳動器、X向絲杠和X向聯軸器,各部件間位置關系和連接關系同Z向。
所述的程序控制模塊的單片機的控制程序就是靠給步進電機發出的脈沖來控制其轉動的圈數,步進電機與絲杠相連,所以絲杠每轉動一圈,其軸線方向傳動距離是相同的,也就是說,當絲杠轉動的圈數一定時,其軸線方向傳動的距離就一定。
所述的電極絲是鉬絲。
所述的電源是脈沖電源。
該裝置工作時,在電極絲和在役設備之間澆上工作液介質。
所述的平板支架用螺釘固定在其后面的箱體上。
所述的導向架的厚度很薄。
所述的導向輪的固定方式為,先在所述的平板支架上鉆兩個孔,再銑出兩個圓形的槽,用銷穿過孔,將導向輪固定在所述的平板支架的槽里。
所述的導向架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的平板支架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裝置的導向架厚度很薄,鉬絲做成凹槽形,導向架可以藏在鉬絲的里面,這樣鉬絲不會脫開導向架,而鉬絲做進給運動切入設備的時候,導向架同時跟進而對加工不產生影響。本發明裝置的鉬絲可以垂直切割設備,然后鉬絲在服役的設備表層下部表面平行切割,切取微試樣,然后在垂直退出。加工的同時有冷卻液而不會對材料帶來損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裝置的電極絲和導向架的局部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裝置的導向輪與導向架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裝置的位置關系圖
圖5是本發明裝置的主視圖
圖6是本發明裝置的俯視圖
圖7是本發明裝置的控制模塊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裝置的脈沖電機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裝置的絲杠支架示意圖
圖10-1本發明裝置的初始位置示意圖
圖10-2本發明裝置接觸在役設備示意圖
圖10-3本發明裝置的限位開關示意圖
圖10-4本發明裝置向下進給切削示意圖
圖10-5本發明裝置橫向進給切削示意圖
圖10-6本發明裝置切削完畢示意圖。
圖10-7本發明裝置回到初始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6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