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邊界水流影響滲流的方法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478.1 | 申請日: | 2008-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8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謝立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林松 |
| 地址: | 200092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擬 邊界 水流 影響 滲流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土力學滲流實驗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模擬邊界水流對滲流影響作用 的實驗裝置,屬于水利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早在1856年,法國工程師達西(Darcy)提出了線性滲流的達西定律。1889年,俄國的 茹可夫斯基首先推導了滲流的微分方程。1922年,巴甫洛夫斯基提出了求解滲流場的電模擬 法。由于滲流的微分方程在復雜邊界條件下很難得到其解析解,所以人們力圖用數值算法解 決它。1910年理查森(L.F.Richardson)首先提出了有限差分法。在20世紀60年代之后, 由于計算機及計算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廣泛應用有限單元法、邊界元法和許多其它計算方 法計算解決滲流問題。利用這些實驗和計算機模擬手段,無疑,滲流預測及應用均得到了充 分發展,在水利、建筑、交通、采礦、石油、農業和環境等許多行業均應用廣泛。
然而,以上研究方法與模擬手段主要基于達西定律的線性滲流原理,其相關實驗和計算, 均不能考慮其滲流介質存在邊界水流的特殊工況。比如,對于江河岸坡,其坡外水位高于坡 體內地下水位時則發生向坡內的滲流,相反則發生水的外滲。該岸坡滲流與山坡滲流有著較 大的區別,即岸坡外的水位是變動的,而且水是運動著的水流。水流流速大小是否影響岸坡 滲流,至今尚未見相關研究的報道。與該問題相伴而生,滲流是否會影響其邊界水流流速、 流態等特征呢?國外有不少學者進行了這方面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滲流對邊界水流影響顯 著,并明顯影響相應的泥沙沖淤變化,而且產生了考慮滲流影響的相應沖刷預測模型。因此, 對于作為邊界條件的水流,其對滲流的影響可能在一定條件下也不容忽略,有必要通過專門 實驗進行研究。在長江崩岸治理的設計中,往往需要考慮垂線平均流速達2.5~4.5m/s的水流 作用,所以在進行重要岸坡穩定分析時,不宜忽略江河水流的影響。為此,急需研制能夠反 映邊界水流對滲流影響作用的滲流實驗裝置,進一步探究其影響大小,完善滲流理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滲流實驗方法和實驗裝置,能模擬作為邊界條件的水流對滲流 的影響過程,解決岸坡失穩機理研究中急需的地下滲流模擬設備難題,能充分反映和揭示邊 界水流對土內滲流的影響和作用規律,可定量研究邊界水流條件對滲流的作用機理,且試驗 實施容易、操作簡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模擬邊界水流影響滲流的方法,是在傳統的滲流試驗理論基礎上,通過對滲流介質 一側增加切向水流邊界條件,觀測某一滲流強度(單位時間內透過滲流介質的水量)下,不 同切向水流邊界條件所對應的滲流水頭差,同時也可以改變滲流強度,重復試驗,并依據流 體力學理論及觀測數據,可整理邊界水流對滲流的影響大小和作用機理。若在同一滲流強度 下,邊界水流條件的變化并不影響滲流水頭差,或者其影響雜亂無章,那么說明二者沒有顯 著的聯系;相反,若滲流水頭觀測數據隨著邊界水流條件的改變而變化,并呈規律性變化, 則說明二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通過變換切向水流邊界條件、滲流強度和土體物理力學 參數,進行系統的實驗研究,可揭示邊界水流影響滲流的內在機理。
本發明所述的實驗方法,需要同時滿足以下要求:1)所有水體均為無氣水,以確保滲流 的穩定性,這要求實驗設備便于抽真空,以利于排出水中和土中的空氣;2)為定量研究邊界 水流條件對滲流的影響,一個試驗必須代表工程中的一個點,如水下岸坡坡面上的一個點, 這要求試驗中的滲流介質邊界面上各點均有著相同的滲流邊界條件;3)滲流供水強度可以調 節,以獲得不同的滲流強度;4)切向邊界水流循環使用、節約用水,水流脈動性小,水流循 環流動過程中不摻氣,且流速可連續調節,以獲取多種邊界水流條件。
本發明所述的實驗裝置,依據以上實驗方法和要求設計而成,包括兩流作用室、滲流供 水裝置、管道水流循環裝置和觀測裝置。兩流作用室模擬邊界水流和滲流相互作用,滲流供 水裝置為兩流作用室提供恒定的供水流量,管道水流循環裝置為兩流作用室提供恒定的切向 邊界水流條件,觀測裝置包括水溫、環柱土樣內外表面處總水頭、管流流速等監測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4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