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逆變電焊機及其焊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351.X | 申請日: | 2008-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825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公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滬工電焊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9/10 | 分類號: | B23K9/10;B23K9/06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屈蘅 |
| 地址: | 201700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焊機 及其 焊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焊工具,特別是一種逆變電焊機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半自動焊機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F在廣泛應用的半自動焊機在進行小規模焊接時,當過渡狀態處于短路過渡狀態時,焊縫的溶寬不夠寬和熔深不夠深,焊縫成型也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逆變電焊機及其焊接方法,可使焊縫的熔深更深溶寬更寬。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逆變電焊機,包含:
焊頭;
焊接電弧發生裝置,其連接焊頭;
電弧電壓檢測裝置,其輸入端連接焊接電弧發生裝置的輸出端;
短路燃弧判斷裝置,其輸入端連接電弧電壓檢測裝置的輸出端;
脈沖形成裝置,其輸入端連接短路燃弧判斷裝置的輸出端;
焊接電流采樣裝置,其輸入端連接焊接電弧發生裝置的輸出端;
加法器,其輸入端分別連接脈沖形成裝置和焊接電流采樣裝置的輸出端;
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其電路連接脈沖形成裝置;
過壓過流保護電路,其輸入端連接脈沖形成裝置的輸出端,其輸出端連接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的輸入端;
過溫保護電路,其輸入端連接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的輸入端;
報警電路,其輸入端連接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的輸入端;
電源裝置,其連接焊接電弧發生裝置,為整個電焊機供電;
所述過溫保護電路的作用是在溫度超過限定值時,切斷電源,使電焊機停止工作;
所述過壓過流保護電路的作用是在電壓或者電流超過限定值時,切斷電源,使電焊機停止工作;
所述報警電路的作用是當電焊機在過溫保護電路或者過壓過流保護電路的作用下停止工作時,發出報警信號;
還提供一種焊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1、通過電弧電壓檢測裝置采集到焊接電弧發生裝置產生的電壓;
步驟2、經過短路燃弧判斷裝置中的運算器判斷后,輸出到脈沖形成裝置;
步驟3、由脈沖形成裝置形成脈沖,脈沖的寬度和峰值可利用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調節;
步驟4、脈沖形成裝置輸出的脈沖和焊接電流采樣裝置輸出的焊接電流輸入加法器;
步驟5、經過加法器累加,形成最后給定的焊接電流進行焊接。
本發明使溶滴能更有力的過渡到熔池并鋪展開來,焊縫的熔深更深,溶寬更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1具體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逆變電焊機,包含:
焊頭;
焊接電弧發生裝置107,其連接焊頭;
電弧電壓檢測裝置101,其輸入端連接焊接電弧發生裝置107的輸出端;
短路燃弧判斷裝置102,其輸入端連接電弧電壓檢測裝置101的輸出端;
脈沖形成裝置103,其輸入端連接短路燃弧判斷裝置102的輸出端;
焊接電流采樣裝置104,其輸入端連接焊接電弧發生裝置107的輸出端;
加法器105,其輸入端分別連接脈沖形成裝置103和焊接電流采樣裝置104的輸出端;
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106,其電路連接脈沖形成裝置103;
過壓過流保護電路108,其輸入端連接脈沖形成裝置103的輸出端,其輸出端連接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106的輸入端;
過溫保護電路109,其輸入端連接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106的輸入端;
報警電路110,其輸入端連接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106的輸入端;
還包含電源裝置,其連接焊接電弧發生裝置107,為整個電焊機供電;
還提供一種焊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1、通過電弧電壓檢測裝置采集到焊接電弧發生裝置產生的電壓;
步驟2、經過短路燃弧判斷裝置中的運算器判斷后,輸出到脈沖形成裝置;
步驟3、由脈沖形成裝置形成脈沖,脈沖的寬度和峰值可利用脈沖頻率幅度調節裝置調節;
步驟4、脈沖形成裝置輸出的脈沖和焊接電流采樣裝置輸出的焊接電流輸入加法器;
步驟5、經過加法器累加,形成最后給定的焊接電流進行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滬工電焊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滬工電焊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3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