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系統(tǒng)及使用其的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40347.3 | 申請日: | 2008-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956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陸云;夏衛(wèi)慶;胡玉銀;黃瑋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24 | 分類號: | E04G11/24;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屈蘅 |
| 地址: | 20012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作用 整體 液壓 自動 升平 系統(tǒng) 使用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自動頂升平臺系統(tǒng),特別是關于一種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
背景技術
在高層建筑的墻體、核心筒、煙囪、水塔等建筑物的鋼筋混凝土施工中,大多采用整體提升鋼平臺腳手體系。該體系以墻內(nèi)內(nèi)插支承立柱(格構柱)為支撐,以升板機為動力,主梁采用大截面H型鋼,下掛模板和腳手系統(tǒng)。在核心筒操作面之上形成封閉的,具有一定承載力的操作平臺。
現(xiàn)有技術中所常用的液壓整體提升鋼平臺腳手體系,其主要結構包括鋼平臺,大模板爬升系統(tǒng)等,采用該整體提升鋼平臺腳手體系進行施工的工藝流程,請參見圖1,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1.提升平臺、腳手架;2.綁扎墻體鋼筋;3.提升模板、腳手架;4.澆筑墻體混凝土;5.焊接格構柱;6.提升升板機;7.進入下一作業(yè)循環(huán)。
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所使用的該整體提升鋼平臺腳手體系存在著以下缺點:
1.由于該鋼平臺是整體固接,在遇到結構伸臂桁架、連梁時必須割除平臺,高空解體鋼平臺就位后,仍依靠手工葫蘆提升,增加了施工難度。
2.格構柱必須埋入結構內(nèi),無法回收,造成了材料的浪費。
3.安裝格構柱需要借助塔機吊裝、工人焊接,占用了塔機的施工臺班,影響工期。
4.大模板的提升需要人工用手拉葫蘆完成,延長了施工周期,而且用工多,鋼大模拆除困難,只能局部清理。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以改善現(xiàn)有技術的缺失。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系統(tǒng),其包括:爬升機械系統(tǒng);以及操作平臺,其包括:一第一平臺;以及一第二平臺,包括多根縱向承重大梁與多根橫向次梁,其中上述承重大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上述爬升機械系統(tǒng),且每一根承重大梁配合固定連接于其兩端的上述爬升機械系統(tǒng),構成一組承重片架,其中上述第一平臺與第二平臺之間形成一模板操作區(qū)。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利用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進行施工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利用操作架澆搗混凝土,在養(yǎng)護期間在操作架上綁扎鋼筋;2.混凝土養(yǎng)護達強度后,拆除大模板,并掛裝于爬架系統(tǒng)上;3.安裝爬架附墻裝置,頂升導軌,固定導軌;4.爬架系統(tǒng)沿導軌頂升平臺,在承重掛鉤與附墻裝置之間插入承重銷,完成力系轉換;5.清理大模板,安裝預埋螺栓套筒,測量定位校正立模;6.進入下一段混凝土的澆搗施工流程。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工序簡化,液壓整體式頂升平臺在遇到結構阻礙時無需解體,可分單元獨立完成爬升。同時預埋承力螺栓也比整體式鋼平臺預埋格構柱來的簡單。二、節(jié)約成本:整體式鋼平臺采用的格構柱必須埋入結構墻體內(nèi),無法回收;而液壓整體頂升平臺的構件幾乎都可以重新回收利用。三、控制方便:液壓整體頂升平臺的操控簡便,爬升時只需由手操盒進行控制,實現(xiàn)液壓千斤頂?shù)纳s缸切換即可。同時由于不存在大面積多機位的同步爬升問題,所以對爬升時的監(jiān)控也來的容易許多,避免了監(jiān)控不當而發(fā)生的意外事故。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采用現(xiàn)有整體提升鋼平臺腳手體系進行施工的工藝流程;
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平面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立面示意圖;
圖4A,4B和4C所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底平臺承重大梁及爬升機械系統(tǒng)組合圖;
圖5所示為采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進行施工的工藝流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更明顯易懂,給出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見圖2,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雙作用整體式液壓自動頂升平臺平面示意圖。該操作平臺包括底平臺210和頂平臺220,圖2的上半部分是底平臺210的平面示意圖,該底平臺210由兩組縱向底平臺承重大梁211和橫向次梁212連接構成。且該兩組承重大梁211的兩端分別連接爬升機械系統(tǒng)213,爬升機械系統(tǒng)213通過附墻螺栓214與墻體固接,而無需在墻體內(nèi)加入格構柱作為支承,從而減少了材料的使用和作業(yè)難度。
圖2的下半部分是頂平臺220平面示意圖,該頂平臺220由主梁221和次梁222組成構架,上輔鋼板形成操作平臺。
由于底平臺210的承重大梁211兩端連接了爬升機械系統(tǒng)213,可以使操作平臺具有了獨立的爬升系統(tǒng),當整體式平臺遇到結構阻礙時,各單元可以分別獨立爬升,無需解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3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路徑設定系統(tǒng)、路徑設定方法及其程序
- 下一篇:柔性空心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