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223.5 | 申請日: | 2008-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13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如鋒;杜陽;戎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H04L1/16 | 分類號: | H04L1/16;H04L1/18;H04L1/00;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余明偉 |
| 地址: | 200050上海市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無線 個人 信道 利用率 方法 | ||
1.一種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調整數據傳輸ACK機 制的步驟;當信道的誤碼率小于等于1e-5時采用No-ACK機制,當信道的誤碼率大于等于 1e-3時采用Imm-ACK或Dly-ACK機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調 整數據幀長度的步驟;當信道的誤碼率小于1e-5時增加數據幀長度至1536字節以上,當 信道的誤碼率大于1e-3時減小數據幀長度至512字節以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個人網包 括若干發送節點、若干接收節點、若干PNC;接收節點對信道狀況進行估計,選擇最優 的ACK機制和相應的最優數據幀長度信息,并將所述信息反饋給相應的發送節點及PNC, 所述信息通過反饋控制幀的形式發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優ACK機 制的選擇、及最優數據幀長度的選擇通過優化吞吐量的計算表達式獲得;吞吐量的表達式 通過建立不同ACK機制的數據傳輸模型得到,這是一個關于數據幀長度、傳輸速率、信 道誤碼率、幀間隔時間以及ACK長度參數的表達式,在不同的信道誤碼率下通過數值優 化的方法獲取相應的最優數據幀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饋控制幀包 括2個字節的Frame?control部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rame?control 部分包括利用協議中的保留字段的Frame?size?level、用以表示最優ACK機制的ACK? policy、及表示反饋控制幀類型的Frame?type。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初始,數據傳輸的ACK機制為No-ACK機制、Imm-ACK機制、或Dly-ACK機 制,發送節點在競爭訪問周期CAP階段先向PNC請求信道資源,PNC根據請求的信息,為 該通信鏈路分配傳輸時隙CTA,CTA中已為反饋控制幀預留了傳輸時間,并通過發送Beacon 廣播信道分配的信息;
步驟B、發送節點在收到Beacon后,解得相應的信道分配信息,通信鏈路建立在指 定的CTA時隙中,通信節點按照指定的ACK機制進行數據的傳輸;
步驟C、接收節點在對信道狀況進行估計,并根據當前鏈路所采用的編碼調制方式, 選擇最佳的ACK機制和數據幀長度,在CTA時隙的最后向發送節點和PNC發送反饋控制幀;
步驟D、PNC在收到反饋控制幀后,結合在當前超幀的CAP周期內收到的信道請求信 息,為該通信鏈路分配合適的CTA長度,在下一超幀開始時通過Beacon廣播分配信息;
步驟E、發送節點在收到反饋控制幀后,更新ACK機制和傳輸的數據幀長度,并結合 在下一超幀開始時收到的Beacon幀中的傳輸時隙信息,在指定的CTA內進行數據通信;
步驟F、循環執行步驟C至步驟E。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提高無線個人網信道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信 道的誤碼率大于1e-5小于1e-3時采用No-ACK機制、或Imm-ACK或Dly-ACK機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未經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22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路由有效性檢測方法和路由設備
- 下一篇:一種高速DAC的同步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