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150.X | 申請日: | 200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742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馬靜;毛正平;孫寶德;王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4/04 | 分類號: | C23C4/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 噴涂 金屬 碳化 混合 粉末 方法 | ||
1、一種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噴涂基體準備:選用中碳鋼為基體材料,線切割成圓片,用丙酮清洗后表面經過細磨,最后吹干;
第二步,用夾具固定好基體,先打開等離子設備電源,用等離子火焰預熱基體,然后再打開送粉器開關,噴涂粘結層,厚度為50-80微米;
第三步,將噴涂好粘結層的基體取下,放入真空碳管爐中進行真空熱處理,使粘結層合金材料擴散均勻,隨爐冷卻;
第四步,將反應噴涂熱噴涂粉末裝入送粉器中,然后調整等離子設備電流為500A-600A,離子氣H2流量為20L/h-40L/h,送粉量為15r/min-25r/min,噴涂距離為100mm-160mm,對熱處理后的基體進行反應噴涂,先打開等離子設備電源用火焰預熱帶有粘結層的基體,然后打開送粉器開關,進行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厚度為250-270微米;
第五步,將反應噴涂后的基體在箱式電爐中進行大氣熱處理,降低涂層的熱應力,隨爐冷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細磨,是用二氧化硅水砂子,磨去基體材料表面的銹斑和氧化皮,其時間為10分鐘-30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所述預熱,其基體溫度為250℃-35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所述粘結層,其材料為MCrAlY。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所述真空熱處理,在氬氣的保護氣氛中進行。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所述真空熱處理,其溫度為900℃-1000℃,時間為10小時-24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四步中,所述預熱,其基體溫度為250℃-35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五步中,所述大氣熱處理,是將基體在大氣環境下進行熱處理。
9、根據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反應噴涂金屬鈦、鈷和碳化硼混合熱噴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五步中,所述大氣熱處理,其溫度為900℃-1000℃,時間為5-10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15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4-00 熔融態覆層材料噴鍍法,例如火焰噴鍍法、等離子噴鍍法或放電噴鍍法的鍍覆
C23C4-02 .待鍍材料的預處理,例如為了在選定的表面區域鍍覆
C23C4-04 .以鍍覆材料為特征的
C23C4-12 .以噴鍍方法為特征的
C23C4-18 .后處理
C23C4-14 ..用于長形材料的鍍覆





